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
a 這是一篇童話,講的是三個牧童在智慧孩子的引導下經(jīng)過勞動實踐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幸福是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身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我把教學重點定為:什么是幸福以和三個牧童是怎樣弄懂幸福是什么的。再加上課文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沒有作多的講解。在同學大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后,抓住三個青年和智慧孩子的話,讓同學考慮,并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同學通過交流明白了是勞動讓他們感到了幸福,只有付出勞動,做對他人有用的人,才是幸福的。之后我讓同學聯(lián)系他們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說說自身對幸福的看法,自身什么時候感到最幸福,同學暢所欲言,有的說有一次在路上協(xié)助了他人,人家對我說謝謝時,我感到了幸福;有的說我在家里幫媽媽作家務時,媽媽夸我時,我感到了幸福……在不知不覺中,深化了對同學進行熱愛勞動,助人為樂的教育。 與此同時,我不失時機地出示了一些關于幸福的名人名言,讓同學讀一讀,背一背,一方面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語言。
在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時,我發(fā)現(xiàn)大局部同學能依照平時老師教的方法做,仍有五六個同學不知如何下手,以后,要和時關注這局部同學。
b 《幸福是什么》是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是以“中外童話”為專題。都是優(yōu)美的童話,以動人的故事和優(yōu)美的語言,把讀者帶入美好的情境,使人們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過程。因此,我的教學重點就落到“認識什么是幸福”上。再抓住重點段的朗讀來感受勞動發(fā)明幸福的真理。
在教學時,我就直接的導入,你們認為幸福是什么?你覺得你的幸福是什么?緊接著就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再抓住重點段來理解全文即具體的`分析課文。
在上完了這一課之后,就覺得同學還是沒有弄懂幸福到底是什么?我也對自身做了一個深刻的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讀的形式少:
比方,我可以用默讀、生自身喜歡的方式來讀、競賽讀等方式。以讀為主。讓生在讀中考慮、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
2、同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jīng)]有體現(xiàn)出來:
比方,師先提出問題,讓同學讀,出現(xiàn)了問題之后,師可以適當?shù)耐玫姆矫嬉龑В僮屚瑢W來爭論、討論。不要一味的都是老師在評價,讓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也能學習。
3、對幸福的理解,我認為幸福就是付出,勞動就是付出。
還要引導同學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伸手向家長要零花錢時,你有想過你的家長的感受嗎?上課不聽講時,你有想過老師的辛勤勞動嗎?……
比方:我在講到,假如你現(xiàn)在是病人,醫(yī)生把你的病治好之后,你會對醫(yī)生說點什么呢?有一個小朋友就說到:“醫(yī)生,我家里很窮,都快吃不上飯了。我可以不給醫(yī)藥費嗎?而且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你可以借一點錢給我嗎?”我在上課時就沒有怎么好好的去引導,這種同學就是明顯的只知道叫他人協(xié)助自身,不知道自身也要去協(xié)助他人,就沒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老師不只是教給小朋友們知識,還要教給小朋友們做人的道理。好讓他們都能更好的生長。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11-11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09-10
《幸福是什么》的教學反思10-31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06-26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05-18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05-15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05-17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10-11
幸福是什么教學反思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