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教學反思范文
今天我上的是《三國鼎立》,這是七年級的篇目,雖然三國這一話題人人熟悉,入手應該不難,但其中人物繁多,事件錯綜,時空轉換較大,要講清講好非易事,所以現行的教材截取了其中最重要的三個代表事件:一、官渡之戰;二、赤壁之戰;三、三國鼎立的形成。
本堂課的導入部分我采用了《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在雄渾、低沉的樂曲聲中把學生帶到了那段歷史,接著從軍閥混戰的歷史背景入手,講到曹操的崛起,然后引到官渡之戰,這框內容我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時間、人物、結果、影響等基本的史實,還著重分析了曹操以少勝多的原因。在過渡到赤壁之戰這一框,我呈現了曹操在統一北方后所寫的一首詩,以此點明他還想一統天下的雄心。赤壁之戰中的`火攻我作了一段較詳細的描述,學生比較感興趣,最后一框三國鼎立的形成關鍵是讓學生掌握三國建立的人、時間、都城以及三足鼎立之后各自經濟發展情況。
上完這節課后,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可取之處
1.三環設計的思路明晰。三大框內容通過情境設計帶領著學生一步一步,漸漸進入每個內容去解決每個任務,讓學生非常自然的領會本課的知識要點,及事件脈絡。各框銜接自然。
2.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對比能力。通過對曹操一勝一敗原因的分析提高學生分析歷史現象、并透過現象抓住事物本質的能力。
3.運用圖片音樂詩歌等直觀素材,采用探究啟發式教學,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
4.適時進行情感培養。通過本課學習,還對學生進行歷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如: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要發揚謙虛的精神,臺灣自古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等。
二、不足之處
1. 教學設計中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不夠。任務的設置與完成大都以提問題為主,只有兩處是采用了學生討論形式,現在想起來,我可以先提供給學生一些相關素材,讓學生自己來扮演曹操、諸葛亮等歷史人物,再現一二個歷史情景。如“曹操迎許攸”“三顧茅廬”“諸葛亮獻火攻之計”等,這樣課堂會更生動,學生對歷史事件會記得更牢,也可以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當然我們要注意利用這種教學方法,作為老師首先要充分準備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掌握不好有時會控制不了局面。
2.部分教學設計內容偏深。如:對曹操這一人物的評價可以簡化一些,介紹他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所以是正面人物,這一點甚至可以不講。隨著歷史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重視。雖然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歷史,課上得有深度,但是對于初一學生要求有些過高。
3.有些問題討論不充分。其中兩次戰爭曹操一成一敗的原因分析過于粗糙,應當加以更詳細的探討;兩次戰爭最好列表進行比較,以便學生清晰的認識與掌握。
4.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力還有待提高,《火燒赤壁》這一框可以用視頻,視覺沖擊力會比圖片展示更強。
5.本節課教學內容較多,時間分配上有點問題,最后的課堂操作稍微有些倉促。
總之,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今后我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上多下功夫,還要多看一些相關的書籍,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國鼎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國鼎立的教學反思范文07-13
《三國鼎立》的教學反思范文01-19
《三國鼎立》教學反思(通用11篇)07-01
課文《三國鼎立》的教學反思(通用7篇)11-20
七年級歷史《三國鼎立》的教學反思01-20
語文《三國鼎立》教學設計06-17
三國鼎立_作文09-06
《三國鼎立》說課稿范文11-09
歷史《三國鼎立》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