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教學反思范文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商是三位數和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是學習除數是多位數除法的基礎。因此要在引導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切實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1、聯系舊知,激發興趣
本節課我有意識的在一開始設計了搶答環節,讓學生判斷大屏幕上幾道題目的商的位數,進而發現不同,激發興趣,引入本節課的學習。從效果上看,學生在判斷的過程中比較感興趣,并能初步感受與舊知的聯系與不同,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2、放手學生,設置大問題
本節課我在這方面做的不好。在擺小棒理解算理環節,我領的比較多,學生和老師一問一答,比如:“先分什么?再分什么?每份是多少”等,雖然學生最后也弄明白了該如何分小棒,但學生的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在于老師的建議下,在重建設計中,我會注意放手,設置大問題。比如:“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上的小棒,想一想應該怎樣分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在思考中考慮擺小棒的全過程,而不是想一開始那樣,思路被割裂開了。之后再全班交流,教師也可適當引領點撥,但這和我之前的設計感覺就不一樣了,后者更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在這方面,我今后還應提高意識,不斷實踐。
3、設計新穎的練習題,增多練習內容。
計算教學,單純的讓學生計算勢必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我聯系學生實際和生活實際,設計出多種多樣的`練習題,比如:計算之后讓學生思考問題“想一想: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什么時候商是三位數,什么時候商是兩位數?”或讓學生“火眼金睛”辨別對錯,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感受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環節,將思路滲透到日常教學中,或在最后讓學生根據所學再來一組比賽等,結合學生不同的計算階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形式,使單調枯燥的計算練習變得生動有趣,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我將以本次講課為契機,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用本次活動學到的知識,加以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反思09-29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教學反思11-24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教學反思01-21
關于《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教學反思11-24
數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反思10-13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反思范文09-25
《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學反思范本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