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教學反思范文
復習舊知,為新知識做鋪墊,然后設計了認識除法的教學活動,組織“分一 分,寫一 寫、讀一讀”的學習活動,以及讓學生反復動手操作,多次經歷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 過程,從而領悟除法的 意義,大部份學生已經能很好的掌握內容。但是還是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板書書寫要加強,設計上應把讀作、含義板書上,除號用紅筆標注下,這樣能更醒目些。
2、情境導入時我的語言沒有跟上課件的節拍,而且關鍵的分12個竹筍這個前提是后強調的,這樣做致使學生思維沒有很快的反應過來,處于混沌狀態,沒清楚把多少個竹子平均分,導致理解困難,列式費勁。最終說含義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在導入的時候找一名同學上前面演示效果會好很多。
3、講授新課時學生動手操作的還是少,不夠充分,小組合作的時間應延長,時間倉促,流于形式,分、寫、讀在組內沒有完成,匯報時應以組為單位,會省時,高效。
4、整堂課習題和小結的時間沒有控制好,習題的講解太過單一,不夠多樣化,沒有梯度,沒給學生看圖觀察和讀題的時間和空間。引導的話語還是過于多,怕學生不會,擔心學生說錯,著急給予提示,沒有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思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數學教學反思10-07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的教學反思02-19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的教學反思04-04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教學反思03-24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教學反思09-15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教學設計06-12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教案10-18
《認識除法的各部分名稱》優秀教案08-26
《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的教學反思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