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含義及讀寫法的教學反思
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首先設計了情境導入,邊談話邊出示熊貓分竹子的情境圖,引出上節課所學知識“平均分”,然后提出問題:京京想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該放幾個呢?通過學生的演示操作,引出新課。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
新授學習新的計算方法:除法。依據學生智力的“最近發展區”,在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我提出了“還能不能采用另一種更簡便直接的方法計算”?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的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操作感受問題解決的過程,進而領悟除法的意義。
習題環節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設計了“智勇大沖關”,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氛圍中收獲知識,獲得獎勵,體會成功的喜悅。
小結由學生總結,老師加以補充,一來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二來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除法的含義及讀寫法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除法的含義及讀寫法》教學反思07-04
《除法的含義及讀寫法》教學反思范文07-04
《除法的含義及讀寫法》教學反思范文01-20
除法的含義教學反思01-22
除法的含義及讀寫法課件04-30
二年級《除法的含義及讀寫法》教學設計01-03
二年級《除法含義及讀寫法》教學設計06-28
《除法的含義》說課稿04-01
《除法的含義》說課稿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