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鳥》課文教學反思范文
1、最大的收獲:
理解了課堂清晰度。
自己的課堂清晰度不夠,對學生而言,處于模糊狀態。
平日里也苦惱,每逢一堂課后或復習階段,會發現班里總有一部分學生學過的課文一片空白或筆記了了,尤其中后游學生,而名列前茅的學生往往課文要點記錄清晰、有條理。這與語文課上,學生說的多,記得少、思考的少有直接關系。學生不會聽講,不會記筆記,雖然每次我都強調老師聲音變大或是反復強調說的內容、板書內容都必須記下來,落實到每一堂課上,有些要點,老師復習一句帶過,無板書,使得部分不會學習或知識不熟練的學生無法有效記下來。根本原因在于:教師再設計教案時,注重了文本的解讀和教學環節,忽略了備學生。學生應該在課堂上需要記下來的方法、思路或圈點勾畫的要點都要落到實處,用了多久。所以,雖然課堂熱熱鬧鬧,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回答,但課堂缺乏自己思考梳理的過程。過后,會遺忘,沒有筆記,學了什么,自然會忘光。
2、讓目標貫穿課堂的意識應在教學設計中進行體現,每個環節的設計要與目標一一對應,教師要有清晰的認識;
3、對一些環節的設計達到能自主組織目標的能力,改變以往一組目標統領多篇文章的'模式,這種備課設計是缺乏針對性的:針對每一篇文章的特性,創作緣由和情感的特點應在解讀文本時體現出來。
4、教師要提高解讀能力,加強專業書籍的閱讀。
5、散文解讀的三個步驟和方法。為什么寫?怎么這樣寫?解讀文本,可以用追問的方法進行深度解讀。這篇文章,情感語言特點是什么,深入下去。
6、讓目標更具體,環節更清晰。以往的語文課堂,過多注意追求環節的完整性,忽略實效性。這樣的要求,不僅實效性不強,而且是一種死板的課堂,尤其語文課要對不同的文章都這樣,每個環節要有,面面俱到;現在看來,名家講課,一堂課僅有三個環節,而我們一堂課有七八個環節,甚至十幾個,有些荒唐。這就使得每堂課重復無效、蜻蜓點水,更無從深入下來。對學生而言,長期以往,對文本的理解不深、不透,能力落后于知識,使知識成為一種負擔,無法將課文這個例子提升到寫作能力上來,而老師也急需提高轉化學生的水平。
不足之處:
1、體會情感品析不夠,漏掉了通過作者對小珍珠鳥的舉動賞析。如“不動聲色”“慢慢地”,將小珍珠鳥對作者的信賴慢慢體會出來。漏掉作者對小珍珠鳥的表現,所以目標落實不夠到位。
2、言、情、理不可分割,但在賞析畫面時,學生交流時出現不依照文本文脈情況,無序化,如何能讓學生在賞析最喜歡自己的畫面時,進行有序的交流?
3、以前試講次數過多,課堂教師無激情,缺乏生成。
優點:
課堂朗讀指導比較充分,通過表演詞語“神氣十足”讓學生體會小珍珠鳥的淘氣、頑皮;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珍珠鳥》課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珍珠鳥》的教學反思08-04
課文珍珠鳥教學反思范文10-30
課文珍珠鳥的教學反思范文07-02
課文《珍珠鳥》的教學設計07-04
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01-16
課文《珍珠鳥》五年級教學反思07-05
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范文01-22
課文《珍珠鳥》的優秀教學設計01-22
小學課文《珍珠鳥》教學設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