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教學反思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四舍五入法去求一個數的近似數,而在講授這節課的新授知識前,我先組織學生在各種媒體上搜集一些數據,并說出這些數據的實際意義,體會使用這些近似數的意義,感受近似數與實際值之間的偏差
。本節課我著中強調了“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就是指把要處理的數的某一位以后的數字舍去后,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數字小于五,保留部分不變,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四舍”,如果被舍去的部分的首位數字大于或等于五,就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位加上一,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五入”。講這個部分時,我引導學生明確取近似值到某一位時,只要看它后一位的數字,再用“四舍五入”即可,換另一種說法,只要根據要省略的尾數的`最高位來考慮就可以了,不要管尾數的后幾位是多少。
在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生成性的問題是之前沒有考慮到的,學生對于“四舍五入”仍然比較陌生,對于四舍五入到哪一位這種說法沒有真正的理解,搞不清楚省略的尾數要從哪位開始,在進不進一的問題上也出現了混亂,在以后的練習課上要著重對這些問題進行強調和練習,讓學生能夠結合學習的知識,將一些數據先變成近似數,再改寫成以萬以億為單位的數。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教學設計07-07
求近似數四舍五入法的說課稿02-18
求近似數四舍五入法說課稿11-04
求近似數的教學反思05-23
求小數的近似數教學反思06-24
《求小數的近似數》教學反思02-23
《求小數的近似數》教學反思01-26
《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教學反思10-30
《求小數的近似數》教學反思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