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范文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的“解決問題例8”。這個例題要求學生通過看直觀圖分析數量關系:將抽象的數學信息具體化,進而探討如何解決含有“歸一問題”數量關系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以“媽媽買碗”為主線,通過學生熟悉的兩步計算,建立“歸一問題”的基本模型,讓學生理解歸一問題的解題思路:先算出“1”個單位的數量是多少,在根據題目中的其他條件算出“幾個”最后的結果。由于三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不強,在課件的設計中,主要采用示意圖的方式,讓學生看圖理解題意,從課堂表現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只是有個別差生開始不理解,到后來的練習也能基本完成。本節課的例題和“想一想”同屬于歸一問題,但略有不同,第一個是正歸一,后一個是反歸一,我在處理這兩題時,采用了對比方式,讓學生在對比之下發現不同,進而減少了正反歸一問題的混淆。在課堂的最后我設計了一個“根據場景編題”的環節,給出學生一個條件,讓學生補充提問題,鞏固了學生的新知,用學生身邊熟悉的素材編題,在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的同時能調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性。
這節課后,通過自我反思教學過程,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課堂講的偏多,沒有放手給學生,擔心學生畫示意圖課堂上耗時過多,不能按時完成教學內容。在講例題時,少數同學進行“分析與解答”活動,沒能照顧學困生的學習體驗。
2、分析題目時重復。在分析問題時,總覺得學生沒讀懂題目,多次讓學生分析,這就是造成教學內容完不成的主要原因。
3、教學中不想讓學生犯錯。總著急想讓學生一次就對,不懂讓學生先犯錯。
4、在全課小結時,學生對于“求單一量”這一問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后只能我自己總結,這個環節就沒有起到效果。
今后改進的措施:
1、課堂要大膽放手給學生,能不講的就不講或少講,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2、學生學習要以優帶差。讓優生教差生,這樣既鞏固了優生,也幫扶了差生。3、多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做題想法,不能“規范化”想法,讓學生多樣性表現。4、教學中不能怕學生出錯,要讓學生從錯誤中發現自己,然后在錯誤的基礎上發現正確的知識。5、多聽其他老師的課,積累教學經驗,讓自己不斷進步。
這節課通過教學反思給我的影響很大,暴露了我工作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以課標和課改為指引,讓教學工作盡量走近“優質和高效”課堂。
【《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1-04
《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08-10
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08-30
教學解決問題反思03-28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4-21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8-03
教學解決問題反思02-19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01-19
“解決問題”教學反思12-25
解決問題教學的反思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