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范文
昨天下午我校全體教師參加了推廣課堂教學改革24字模式的動員會。校長的一番講話對我有很大的觸動:一節課成功與否不是看老師講得如何,而是看學生學得怎樣。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當天晚上我就重新設計了第二天要講的課文《臺灣的蝴蝶谷》。今天上完課感覺學生的表現確實比原來活躍,他們真的在主動地學習。
下了第一節課,我就用彩色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我知道,我來說”、“我不懂,我會問”兩個標題。一上課,學生就好奇地看著黑板,有的學生自言自語地說:“什么意思?”有的學生飛速地翻著語文書,想從書中找到答案,片刻后我讓學生都看黑板,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在學習課文時要多動腦,把你讀懂的內容告訴大家,讀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讓同學幫你解決,解決不了的老師幫忙。”學生聽了,表現出極大的興奮。我又提醒:“我們要一段一段地讀、想,一段一段地說,這樣才學得條理、清楚。”
第一自然段很快就學完了,學生開始了第二自然段的學習。學完以后紛紛舉手匯報。一學生說:“我知道了為什么叫蝴蝶谷了,可是我不知道那么多蝴蝶為什么要飛過花叢,穿過樹林,越過小溪,趕到山谷里來聚會。”馬上另一學生站起來說:“肯定是蝴蝶谷好,它們才愿意來這里聚會。”我告訴學生:“再讀讀,你感覺怎么樣?”學生讀得很慢,很沉重。我很輕巧地給學生讀了一次,問學生:“和剛才的感覺有什么不一樣?”學生搶著說:“老師這樣讀就能感覺到蝴蝶飛得輕巧,蝴蝶的可愛,蝴蝶的美。”在學生主動思索,積極發言的基礎上加上老師的指點,學生學得很輕松。
有了前兩段的基礎,再往下學就更容易了。學生自己就能學懂第三自然段寫了兩種情況下的景色,第一句話是總寫的。然后我組織學生朗讀,提醒他們要邊讀邊想象。聽著他們的讀,我知道他們已感受到蝴蝶谷的壯美。
可惜的是這節課計劃的學習任務沒有完成,但又何妨呢?通過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獲得了知識,培養了能力,受到了美的熏陶,這就是本節課最大的收獲,也是當前課改所追求的。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需要進一步地探索、努力。
【課文《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范文07-04
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12-26
《臺灣的蝴蝶谷》的教學反思09-24
教學反思《臺灣的蝴蝶谷》07-20
《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11-24
臺灣的蝴蝶谷的教學反思11-25
執教課文《臺灣的蝴蝶谷》的課后反思12-18
臺灣的蝴蝶谷課文原文11-17
《臺灣的蝴蝶谷》教學反思范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