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反思

時間:2021-07-01 17:09:1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第一單元《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反思

  馬鈴薯沉浮不定探浮力再入一層

第一單元《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反思

  課前材料準備:

  1、學生小組:1個馬鈴薯,半小杯鹽(或糖、味精)。

  2、教師演示:100毫升的清水和濃鹽水各1杯,酒精燈1盞,打火機1個。

  3、教師提供:不銹鋼小勺若干個,100毫升的清水若干杯。

  走進教室,看到學生擺在桌子上的馬鈴薯,我笑了,一個馬鈴薯差不多有一個拳頭那么大!于是我用刀切成幾小塊。在切的過程中,讓學生回顧“蘋果切割”和“橡皮切割”實驗,從而強調同一物體改變它的大小輕重不影響沉浮。

  我一手拿清水杯,另一手拿著小塊的馬鈴薯,問:把這塊馬鈴薯放入水中是浮還是沉?在得到學生的回復后,我放入水中,是沉了。再放一次,還是沉的。

  我把清水杯放在講臺上,故意用身體擋著,拿起另外一個鹽水杯,問:把馬鈴薯放入水中是浮還是沉?(沉)你確定?說著,我把馬鈴薯塊放入鹽水杯,馬鈴薯浮在上面。

  有部分學生眼光中有些詫異的眼神,這是我所希望的。再放一次,還是浮的。

  馬上有學生叫起來:是鹽水!

  我再次笑了。現在的學生,不是那樣好哄弄的,他們已經通過前期閱讀或其他渠道知道鹽水能讓馬鈴薯浮起來的道理。

  我說:剛才我做了個手腳,悄悄地把兩杯水調包了,不過還是被群眾明亮的眼睛發現了。嘻嘻,剛才有同學說,鹽水能讓馬鈴薯浮起來,對不?

  我拿起另外一杯的100毫升清水,當著學生的.面加入一平勺的鹽,攪拌至全部溶解。在這個時候,我順便說明怎樣算是一平勺——用不銹鋼調羹舀一滿勺鹽再用直尺在上面刮過,其目的能大致控制食鹽量的多少。(用天平幾克幾克稱好當然更精確但是操作太麻煩了,家常課沒有時間和精力這樣投入。)

  然后放入馬鈴薯,沉。問:能不能說——在水中放入鹽就能讓馬鈴薯浮起來?

  學生知道該修正自己的表達了,提出要放比較多的鹽才能讓馬鈴薯浮。好,那我們就做一杯能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請大家把實驗過程記錄下來。

  實驗步驟要求:(1)在100毫升的水放入馬鈴薯觀察沉浮;(2)在杯子里放入一平勺的鹽,攪拌至溶解,放入馬鈴薯觀察沉浮;(3)按上一步驟,繼續放鹽,觀察馬鈴薯的沉浮;(4)分析實驗記錄,討論實驗發現。

  學生分組開始實驗,基本上都是用了4平勺的鹽讓馬鈴薯浮起來。我知道,該回到教師演示的那杯水了,過渡: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濃鹽水能讓馬鈴薯浮起來,那你能確定老師這杯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一定是鹽水嗎?

  學生有些遲疑,有個別學生提出要嘗嘗。我嚴肅地說:我們在做實驗時,一般不允許輕易用嘗的方法去辨別物體,主要是從安全和衛生角度考慮。所以我不同意嘗。不過我這有盞酒精燈,我們可以取一點水加熱看看有什么發現。

  點燃酒精燈,用不銹鋼調羹舀了點水,加熱,觀察實驗現象。(其實這個實驗讓學生每個組都參與一下很有好處,只是我沒有準備那么多的酒精燈,偷懶了。)學生看到調羹上有許多白色顆粒,嚷著那是鹽。

  加熱后在調羹上出現的白色顆粒一定是鹽嗎?我告訴學生味精水、尿素水加熱也會出現這樣的顆粒,不過糖水加熱是不會出現白色顆粒,因為糖水在高溫會被燒焦。其實,教材設計有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的意圖存在:鹽水能讓馬鈴薯浮起來,但是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不一定是鹽水;鹽水加熱會有白色顆粒出現,但是出現白色顆粒的不一定是鹽水;老師那杯讓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到底是什么,僅僅靠這兩個實驗還是無法確定。

  下課了,把學生制作的鹽水收集了一燒杯,這可是下節課要用的材料哦。至于馬鈴薯因為浸泡在鹽水時間長了,會嚴重縮水,只能丟棄了。

【第一單元《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反思07-14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反思10-31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反思范文11-05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教學設計04-18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說課稿02-27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說課稿11-02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評課稿04-22

《馬鈴薯沉浮的原因》的教學反思11-24

《馬鈴薯沉浮的原因》教學自我反思11-2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 | 亚洲性爱视屏在线观看 | 人伊香蕉久久精品 | 香蕉香蕉永久免费看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图片 | 婷婷四月开心色房播播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