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在我們身邊》的教學反思
在教學的時候,我想目的就是使學生經歷一下科學進行探究的過程。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指導學生首先對于提出問題。對于本節來說,是我提出問題,這樣利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首先讓學生起立,學生們都很輕松的起來了。于是我說大家坐端正。我們一起再來試一下。然后我我指導學生進行做的姿勢。然后再指出在起立的`時候需要一個同學幫忙,不能向前傾,腳不能夠后縮。胸部不能夠向前挺。然后學生進行試著站立。學生積極的進行實驗。但是我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還是站立了起來,原來學生的動作還是沒有掌握。于是我找來一個學生進行示范。嚴格按照我的要求進行做。學生沒有起來。這個時候學生們都很熱情,許多同學都說自己能夠起來。我找了三位同學,按照要求,又進行操作。結果還是沒有起來。這個時候對于這個現象,同學提出自己的疑問。并且我讓學生進行猜測,為什么不能夠起來。有幾個學生的猜測很好,利用吧、平衡的知識。
通過在這個活動學生,對于現象進行提問,猜測。現在想來如果我在進行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學生們的猜想就會效果更好。比如一個簡易的蹺蹺板,或者一些簡易的工具。
這樣就會有一系列的發現和結論。學生們經歷一個探究的過程,得到了訓練。這樣的效果就會很好。我想在以后的教學的中,應當在拓展一下,不要蜻蜓點水。
下一個探究就是各種物體吹蠟燭。學生們進行操作的熱情也很高。在隔著書,鉛筆盒,瓶子等物體的操作,學生們發現,瓶子能夠將蠟燭吹滅。并且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的經驗進行了解釋。效果還是不錯的。
在本節的教學中,我想這些實驗不需要都做,要有重點。這樣效果就會很好。
【《科學在我們身邊》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們身邊的物質》小學科學教學反思02-13
《我們身邊的標志》教學反思11-23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反思09-12
《我們身邊的線條》教學反思范文06-04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反思范文07-05
《我們身邊的物質》教學實錄及反思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