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電池》教學反思范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原電池》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步五環節”課堂教學策略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自學、對話、評價三個環節,打造的一種高效課堂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導學案”為知識載體,以“共同體”為學習組織形式,突出自主、合作和探究。
新學年,我下了一番“繡花功夫”,認真領會“三步五環節”課堂教學策略的精髓,精心備課,讓常態教學課堂充滿思維的碰撞,打造了高效智慧課堂。下面我將《化學反應原理》第1章第3節《原電池》一節課堂教學過程記錄下來,為進一步推進高效課堂積累經驗。
以此,作為我的教學反思。
“三步五環節”高效課堂教學過程實錄。
1、“導學案”編寫。
本節內容是建立在電極反應的概念基礎上深刻領會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基本原理。以一個學生熟悉的自發氧化還原反應為研究對象,精心設計構建的內容體系。首先由學生熟悉的鋅銅稀硫酸原電池入手,提出如何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這一情景,然后由單液逐漸過渡到雙液,引出問題情景,設計階梯問題,讓學生在自學必修二原電池部分的基礎上,通過問題,讓學生充分對話,思維充分發散,然后通過精講點撥進行概括總結。按照“三步五環節”導學案編寫。
2、“三步五環節”課堂教學過程實施。
本課堂教學實施,按照“三步五環節”教學模式的“自學-對話-評價”的三步推進,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和策略。學生按照導學案的要求,在預設的時間內自主學習解決基本問題,通過思考產生疑問帶著問題進入合作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共同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在對話中激發了課堂智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摘錄部分課堂教學智慧和大家共饗。
2.1.“夢之隊”共同體的課堂智慧:一張膜可能帶來的能源革命。
“對話環節”是我們“放縱思維”的自由討論階段。老師設計的對原電池原理理解的幾個遞進式問題又激發了我們的智慧,我們“夢之隊”共同體在原電池自放電方面進行了探究,作為這堂課的一個隨筆與思考。
11原電池的自放電現象實在是讓人頭痛不已。在資源飛速減少的今天,人類必須要珍惜每一份能利用的資源。下面以“銅鋅原電池”為例,介紹一個大膽的設想。
在鋅銅原電池反應時,一個最大的問題時鋅上有銅析出,銅片質量增加,這樣一來就降低了反應的效率,浪費了部分資源。這時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將實驗裝置改裝成圖1的模式。課本上給出了解決辦法就是在兩電解質溶液中架起一座鹽橋(即在圖1中架一座鹽橋),這樣一來就形成閉合回路,也就構成了原電池。這個方法雖然是個好方法,但鹽橋在實驗操作中體積大,不便于操作。同時鹽橋使用后需放在某液體中浸泡才可以保證下次試驗。
一個遐想油然而生,既然這樣形不成閉合回路,我們可以不使兩種溶液隔離。可一旦兩種溶液混合后,溶液中依然會有銅離子。其實我們不妨換個思路。既然一切都因銅離子而起,那為何不把銅離子隔離,其他陰離子自由通行呢?鑒于此,以下這種實驗裝置出現了。
也許有人會問這樣不還是將溶液混合了嗎?其實不然,圖中的3就是這個裝置中最具特色的。這是一個類似于離子交換膜的物質。它會將溶液中的銅離子攔下,不會使其與鋅離子混合,其他離子可以自由通過。這樣一來,既解決了自放電的問題,又可以形成閉合回路,可謂是一舉兩得。
發明出了這種膜,那么會很大程度上的抑制電池的自放電現象,減少能源浪費。一張小小的交換膜可能帶來能源的革命,只要我們肯動腦筋,智慧的火花就會放電,那就讓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腦洞大開”,發揮我們的才能吧!
2.2.“巔峰”共同體的課堂智慧:一根導線的秘密。
今天,我們研究的`是原電池原理,老師設計的幾個遞進式問題激發了我們的對原電池原理的思考,我們“巔峰”共同體在鹽橋的導電原理方面方面進行了大膽猜測,并經過試驗驗證是正確的,期望能得到理論支持。“夢之隊”的想法很好,但是離實際還差一步。
33我們把鹽橋撤掉,中間用導線連接結果會怎么樣呢?實驗發現,也會產生電流,為什么呢?
觀點1:銅導線在裝置中起一個媒介的作用。我們都知道銅導線可以導電。而電流是由負電荷定向移動產生的。很顯然,這一種觀點是成立的。
觀點2:銅導線接入后,實際上又構成了新的原電池。未接入銅導線前,兩個燒杯中的鋅極、銅極分別為原電池的負極和正極,而接入導線后,鋅極和銅導線構成原電池的電極,銅極和硫酸銅溶液成為了導電的介質,所以會有電流產生。于是我們又做了另一個實驗來進行驗證:
猛然一看,會認為有兩個原電池,但實際上多個“池子”串聯時,一般只有一個原電池。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弄清了反應原理:銅和鐵片構成了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銅和硫酸銅溶液為導電介質。可問題來了,鋅和鐵可以構成原電池!銅和鐵也可以!到底哪一個是反應的本質?當時老師提醒了一下:金屬活動性相差越遠,產生的電勢差越高。即使鋅鐵反應了,產生的電勢遠沒有銅鐵產生的高,所以最終還是銅鐵為正極和負極,可見觀點2成立。
綜上所述,銅導線可以認為是做一個介質,保證電子移動;也可以作為反應的電極,重新構成原電池。
只是一根小小的導線就讓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學習同樣如此。只要我們認真的對待課堂中的每一個問題,我們都會知道老師備課的目的所在。只要我們認真的對待學習中的每一個細節,我們早晚會登上成功的彼岸。還等什么,心動不如行動,開動腦筋,去發現屬于自己的明天吧!
3、“三步五環節”課堂教學反思
一節普通的“三步五環節”的化學課堂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課堂上“師生”,“生生”的課堂交流啟迪了智慧,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的熱情。把課堂變成了學生的課堂,變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不僅是高效的課堂,也是啟迪智慧的課堂。
三步五環節課堂的確給學生帶來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共同體內的體員更加和諧,交流更加自由,提高了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這樣的一個平臺同時也給我們老師帶來了教育教學的變革,教師后臺工作要求更高了,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上不僅僅是怎么教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學法問題,課堂駕馭的要求提高了,同時育人方式更加靈活了,學生成長和進步的同時,教師也得到了進步,專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真正的達到了教學相長,師生共同成長。
“三步五環節”課堂教學策略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精心設計的“自學環節”可以幫助學業生有效地自主學習,喚醒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逐步養成其自主學習習慣。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與合作交流的狀態。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關系的變化從教師帶著教材走近學生,到教師帶著學生走近教材,開始轉變成學生帶著問題和教材走向教師。
“三步五環節”教學策略是來源于教學實踐又應用于實際教學的,所以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它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減輕了教師的課上負擔,讓課堂成為了學生的樂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理應本著“務實、創新”的科學態度,弘揚“認真精神”,保持理論聯系實際,且思且行,且行且思。
【《原電池》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11-29
《心愿》教學反思范文12-16
《賣炭翁》教學反思范文12-23
《散步》教學反思范文12-16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范文12-16
教學反思范文大全10-23
yw教學反思范文10-18
觀潮教學反思范文12-08
《鄉愁》教學反思范文02-28
小學體育教學反思范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