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學校》課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花的學校》課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花的學校》課文教學反思 篇1
任勇先生所著的《優秀教師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兒》中說“教學中,要有教材,要信教材,但不唯教材,而是要活用教材。”我特別喜歡這段話,因為教材內容的編排畢竟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我們靈活的使用教材,適度的拓展教材,做教學的有心人,就一定會收獲別樣的精彩。
語文教學的重要憑借是課文,它是現成的語言作品,可以說,語文教學活動就是憑借言語作品的開展以提高言語交際能力(聽、說、讀、寫能力)為主要目的的言語活動。語文教學過程,包含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與求知者的思維緊密聯系在一起。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能動性起關鍵作用,他們需要主動地感知、思考、理解、消化和吸收知識,才能獲得語言知識和能力。
《花的學校》是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寫得一篇散文詩。它的特點是具有詩歌的音韻美和節奏感,但是又沒有分行和押韻。然而形式的不同,并不影響詩歌帶給我們的視覺和心靈的美的享受。文中想象豐富而奇特,表達巧妙,充滿兒童情趣,賦予“雷云,東風,花朵”人的行為,運用“走過,吹著,一來”,惟妙惟肖地寫出了東風吹過原野的動態和花朵們趕赴宴會的生動。這樣的文字自然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針對這一特點,我結合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閱讀時注意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讓語文要素成為操練學生思維能力的平臺,即美妙的想象和有效的`仿寫練筆讓課本里長出小詩。
我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接著根據語文要素,畫出自己認為有新鮮感的文段。孩子很容易就找到了以下句子“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我順勢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呢?”通過之前對課文的理解,孩子們不難知道,因為在雨水的滋潤下,花朵們不斷生長,越長越高,最后高出了地面,就像從地下跑出來了一樣。為了進一步拓展孩子們的思維,鼓勵他們大膽想象,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我拋出課后小練筆:
清風一吹------------------------------------
蝴蝶一來-------------------------------------
太陽一來-------------------------------------
通過小練筆的練習,孩子們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思考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表達的欲望越來越強,不知不覺中他們想得更多,更深,更奇。我們的小詩也不知不覺的長成了。
清風一來,他們便跳起了歡快的舞來
蝴蝶一來,他們便綻開了美麗的笑臉
太陽一來,他們便羞紅了臉蛋
小溪一來,他們便唱起了歡樂的歌
小花一來,他們便多了一位朋友
花瓶一來,他們便有了幸福的家
雪花一來,他們便又回到了大地媽媽溫暖的懷抱里······
看著意猶未盡的孩子,我又拋出孩子們勾畫的文中另一句有新鮮感的句子“潤濕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讓孩子們仿照這句話接著想象東風還可能走過哪些地方?又會干些什么?孩子們這樣寫道:
東風走過田野,在稻田里畫畫
東風走過樹林,在樹葉間翩翩起舞
東風走過沙漠,帶著黃沙去旅行
東風走過桃林,它讓桃花變成了桃花雨
東風走過小河,它讓河水唱起了歡快的歌
東風走過學校,它伸出小手,調皮的掀起了孩子們的衣角······
其實,打開三年級語文課本,我們不難發現,每篇課文都有值得拓展和關注的點。這些點都能成為訓練孩子們語文能力的有力平臺。把這些閃光的,美好的點,通過語文教學活動升華成孩子們對美的語言文字的創造中來,再由文本拓展開,經由想象給孩子們一個無限廣闊的世界。這樣才能真正的借助語文課本這個媒介,對孩子們的語文素養進行全方位訓練,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也只有這樣扎扎實實教語文,認認真真學語文,才能讓語文教育成為一首最清新的小詩。
《花的學校》課文教學反思 篇2
《花的學校》是一首優美而富有童趣的詩歌,作者用擬人手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以兒童的眼光描繪了花孩子們的美麗、活潑、調皮。這首詩共有四節,詩歌的語言和所描繪的情境很能調動學生相關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學習內容產生親近感。對《花的學校》一文,我是非常喜愛的,我反復認真地讀了這首詩,根據課后要求,我也背了這首詩,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感受,每背一遍都會想到孩子們在背誦時會遇到哪些困難,什么地方要給予幫助。
站在孩子的角度讀,也站在老師的角度讀,在這樣的閱讀中,我被作者感動著,也被自己感動著。我想,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只有自己走進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動,才能夠感動學生,帶動學生。所以課堂上,當我要求孩子們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麗的花,聽我認真地范讀完后,孩子們好似剛從睡夢中醒來,一個個打著哈欠,伸著懶腰,那舒服勁,讓人看著都羨慕。
在課堂上,作者與我,我與孩子們都成了花園中的一份子,孩子們仿佛走進了文本,隨著作者的語言狂歡,嬉鬧,生長。我想,這應該是我理想中的靈動的語文課堂,我們的語文課應該是踏踏實實地立足課內,放眼課外,展望未來,為孩子的生命奠基的。
【《花的學校》課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花的學校教學反思11-28
花的學校的課文原文07-12
關于課文花鐘的案例反思07-10
課文觀潮的教學反思03-01
觀潮課文的教學反思02-14
課文《畫》教學反思12-23
課文教學反思12-08
課文《鄉愁》教學反思12-04
課文《背影》教學反思01-20
課文:觀潮教學反思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