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珠發光中的樂趣教學反思
科學活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的內容之一,對于幼兒來說,既好奇有樂于參加 因此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大膽操作的特點,同時作為參與到活動中的指導教師來說,既要及時給與指導又要幫助他們在活動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洋洋是大一班的幼兒,平時活潑好動,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善于動腦、動手和動口,特別是科學活動他更是感興趣。在科學活動《電珠發光》中他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才能。在活動初期,教師提出了請幼兒觀察“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什么”“它們能做什么”的問題后,孩子們開始了探索操作活動。活動中我發現多數幼兒通過運用電線、電池和電珠連接起來,使電珠發光,我及時請他們談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由于在提供材料時我投放了大量的可操作材料,所以洋洋的創造性思維在此時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老師,我把兩節電池都連在了一起,電池更亮了。快!再給我拿一節電池來,還要點電線。”洋洋的喊聲把我和孩子們的視線都吸引了過去,大家都聚在了他身邊。“徐老師,洋洋的小電珠為什么比我們的都亮呢?”“我知道。”還沒等我回過神來,洋洋已經迫不及待地把答案說了出來。“因為電池多,電珠就亮。”洋洋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情。我贊許的向洋洋點點頭,并給予肯定。在他的感召下,小朋友都學著他的樣子將幾節電池串聯在了一起。“不行,不能再聯了,再聯小電珠就燒壞了。”循聲望去,只見在洋洋的操作臺上,小朋友們已經將四、五節電池連在了一起。“為什么再連電珠會燒壞呢?”“因為電池太多,電珠太小了。”“因為電池多了電就多,小電珠就會燒壞。”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非常激烈,最后達成一致意見,拿一個大燈泡來。
接下來有十個孩子一起動手,將十節電池和電珠用電線連接起來。但是問題出現了,大燈泡沒亮,孩子們個個唉聲嘆氣,同時紛紛討論起來,有的說電線太短,有的說電池太少,還有的說大燈泡太大。我沒有急于說出問題的所在,而是看著孩子們熱火朝天得討論,聽著孩子們充分發表著自己的觀點。這時又是洋洋的聲音:“我看還是電池太少,燈泡太大。”于是他急忙從材料筐里取了一個比小電珠大,比大燈泡小得多的燈泡,接下來,孩子們又動起手來將剛才的電池與電線連接起來,那團結起來力量大的認真勁,誰看了到都會感動。“成功了!我們成功了!”“徐老師快看,電燈又亮了!”此時的我也像孩子似的高興得拍手跳起來。“成功了”簡單的三個字,在孩子們看來是那樣的不容易,他們經歷了一次次的操作實驗,經歷了一次次的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整個活動中老師的話寥寥無幾,始終都是在孩子們自己在交流,同時洋洋的出色表現將孩子們的操作活動一次次深入下去,活動結束時孩子們向洋洋伸出大拇指:“洋洋你真棒!”
《電珠發光》是幼兒園多年來保留下來的教學活動之一,但隨著《綱要》精神的落實及老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整個教學活動的過程更注重了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探索學習電珠發光的方法。以往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操作電珠發光的方法,幼兒來聽和看,然后再由幼兒將老師的操作過程進行模仿式的操作,其間幼兒的思維想象得不到發展,表現出的只是教師乏味的講和幼兒沒興致的模仿,其結果可想而知。
【電珠發光中的樂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對印的樂趣》說課稿及教學反思05-02
雕與刻的樂趣教學反思03-24
《冬日的樂趣》教學反思范文11-30
跳長繩的樂趣教學反思01-26
大班美術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會發光的魚》09-22
語文課文《童年樂趣》教學反思07-22
教學中的困惑教學反思10-09
化學教學中的教學反思01-17
疫情中的教學反思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