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象耳朵》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課文,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大象剛開始聽了其他動物的話,認為自己的耳朵耷拉著和別人的不一樣,就想辦法也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沒想到豎起來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煩惱,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下來了,煩惱也隨之消失了。本文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別人說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課文貼近兒童生活,教學中我遵循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通過對文本的解讀,我把重點方在了四個問句的朗讀指導上,引導學生讀好文中的問話和人物的對話,并進行分角色朗讀,讀出小兔、小羊因奇怪大象的耳朵和他們的不一樣而產生的疑問,讀出驚異的語氣;抓住“都”“真的”重讀,讀出大象信以為真的語氣;最后是大象在思考,在想辦法解決問題時心里的疑問。
總之,學生在朗讀中對文本的理解都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體現出來了,以至于在分角色朗讀中特別有真實感。
【《大象耳朵》第一課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象的耳朵》教學反思6篇10-08
《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05-25
大象的耳朵第一課時說課稿(通用10篇)01-27
《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02
《大象的耳朵》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2篇)05-07
《乘著大象》教學反思08-18
大象保姆教學反思04-04
大象保姆教學反思04-04
部編《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通用12篇)06-02
《保護耳朵》教學反思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