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規則交朋友》教學反思
“規則”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枯燥而又乏味的話題。在這節課上,要讓學生了解規則,并且自覺地遵守規則,讓學生從有意識地要我遵守規則轉變為我要遵守規則,從外在的道德教育轉化對學生道德的引導,進而促使學生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課堂上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和整合,對課程資源進行了開發,將學生家長作為教育資源引進課堂,帶領學生去調查訪問、查找資料。例如帶學生采訪家長,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規則,愛吸煙的.家長說:“不能在車上吸煙。”經常出差的家長說:“買車票要排隊。”……這樣,教學空間就得到了拓展,課內與課外聯系起來,學校與社會得到融合。此間教師完全以一個活動的引導者身份出現,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發揮他們的自主性,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關心身邊事物的態度,我想這也是這節課所要達成的目標之一。
但教材規定這一部分內容只有一課時,在實際操作中卻整整耗費了一個下午,在現有的教學進度安排中不可能有這樣的“空余時間”,如何在完滿地完成教學目的取得較好的效果,又不占用這樣多的時間,這確實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我和規則交朋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和規則交朋友》的教學反思03-29
我和規則交朋友教學反思03-29
我和規則交朋友作文11-25
我和同學交朋友教學反思02-13
《我和動物交朋友》的教學反思07-06
《我和誠信交朋友》教學反思01-22
《我和蔬菜交朋友》的教學反思11-29
我和動物交朋友的教學反思06-06
《我和動物交朋友》教學反思精選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