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基本完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突出,課堂結束之余個人認為完成較好的地方如下:
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時代背景,讓學生充分理解并體會到為什么志愿軍與朝鮮人民之間建立了“親人”一般的關系。學生掌握情況較好,并能結合個人生活經歷,用自己的話敘述這種“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深情厚誼。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列表格的形式對文章前三個自然段的內容進行了很好的梳理,清晰地理解了大娘、小金花、大嫂分別為志愿軍做了哪些事情,使他們之間建立了“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通過比較前三個自然段首句和末句的異同點,更加深刻的明白祈使句和反問句在表達感情上的作用。在告別的場景中,采用了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方式,表達了志愿軍和朝鮮人民之間“親人”般的關系。
然而,為了完成教學目標,不免有疏忽之處:
在指導學生朗讀重點語句時,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而是采用了教師范讀,學生跟讀的形式。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給他們一個展示的舞臺,也讓他們在探究性的`學習中更加深刻的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而讀出文章的感人之處。通過列表格的形式,雖然讓學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梳理了文章的層次,但是卻忽略了重點語句的分析,特別是體會關鍵詞語對表達感情所起的重要作用。對于基礎知識的指導學習,個人缺乏經驗,導致學生在讀課文時,有著諸多的生字詞障礙。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不斷改進完善。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06-11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06-07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11-24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07-19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11-29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10-02
《再見了親人》的教學反思07-30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07-30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