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的教學反思范文
(1)
這又是一節輕松的、快樂的“科學課”。在這個單元的幾課時中,濃濃的科學味道又一次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
但這一節課有個遺憾,考慮到衛生問題、考慮到氣球的數量,我給每個小組規定了吹氣球的同學,所以很多孩子沒有親身體驗吹氣球,有一些同學有情緒。
氣球的大小和行駛路程的關系呈現正態分布的現象,剛開始氣球增大,路程也隨之變遠,但當氣球大到一定程度時,路程反而近了,如果有風會更明顯。這里引導孩子們思考分析原因也是很有價值的!
(2)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是小學五年級科學上冊第四單元第三課,用氣球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是很有趣的,操作也不難。學生研究它不但增加了對反沖力和反沖運動的感性認識,還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運動和力的理解。
本課有兩個活動。第一,用氣球驅動小車。第二,對小車運動的思考。經過教學我覺得這節課的教學目標體現得較好,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現就這節課的研究體會做出反思。首先,談一談本課教學時比較成功的地方。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原有知識。
課的開始以玩氣球的游戲導入激起了學生對本節課興趣。我提出“氣球可以怎么玩?吹大以后放手氣球會怎樣?”這些貼于生活的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現了科學知識的學習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學生活動主動建構的,同時也為本節課的探究活動作好鋪墊。
二、較好地發揮了多媒體課件對課堂教學的輔助功能。
根據教科書上呈現的介紹火箭的活動,通過短片播放,直觀地向學生展示了反沖力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而且讓學生了解我國嫦娥1號月球探測器的報道,適時的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在本堂課教學中,恰如其分地發揮了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了信息技術與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
三、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活動,體現了新課程提倡的合作學習的方法。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己去實驗去探究,并且讓失敗的學生及時反思,為什么我們沒有成功?以便學會更加細致、準確的實驗觀察。學生通過這樣的實驗,不僅僅知道了反沖力,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探究事物的方法,經歷了研究問題的'全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同時,課后經過反思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有時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老師引導得過多,老師有些急于想讓孩子跟上自己的思路向預料中方向回答,使得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新穎,基本按照教師預設的思路展開,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在學生的匯報方面,形式較單一,只有一種,請個別小組上臺來匯報,這樣,使大部分的學生被置于了“聽眾”或“觀眾”的席位,這種匯報缺少了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并在實際教學中去不斷實踐探索,在更多的實戰經驗中鍛煉自己,才能爭取更大進步,在教育教學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教學反思07-06
關于《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教學反思04-01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說課稿11-08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說課稿11-08
課文《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教學反思范文02-04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優秀教學設計08-24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說課稿范文07-11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反思性說課11-08
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說課設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