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涂色的正方體》教學反思范文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將一個表面涂色的大正方體的棱進行3等分、4等分、5等分……再平均切成棱長為1的小正方體,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正方體的特征等相關知識,借助已有的學習經驗,在觀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動中,把握問題的共性,從而發現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與大正方體頂點、棱、面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探究規律的過程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小學生六年級的學生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抽象思維及空間想象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本課的探究規律過程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時我還是從直觀入手引出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問題的本質。課前,我先組織學生每人準備一個正方體學具,并要求每組的小正方體大小相同(以備上課引入之用)。
課始,通過正方體學具組織復習正方體的特征。因為正方體的特征是本節課的直接知識基礎,課始有效進行復習,為學生探究發現三面、兩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體個數與大正方體頂點、棱、面之間的關系做好充分的準備。緊接著,利用課前準備的正方體學具,想象出要拼成稍大的正方體至少需要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的塊數,此時學生開始猜了,我并沒有及時給出正確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動手擺一擺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從而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他們驗證過以后我又及時拋出一問題:那如果把你拼成的大正方體的表面涂上你喜歡的顏色,然后再把它拿開,想象每一個小正方體涂色情況,由此引入課題。
而在教學新知時我鼓勵學生先觀察圖猜想小正方體涂色可分為幾種情況,然后利用課件演示來驗證猜想。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并明確這種表面涂色的小正方體至少應該分為“三面涂色”、“兩面涂色”、“一面涂色”三種情況進行研究。對于棱3等分的正方體三面涂色的問題很容易理解,在研究兩面涂色的正方體個數時,課堂上還是爭議頗大,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沒能有序地進行統計。通過討論,發現首先要確定三類小正方體在原正方體上的位置,這樣就自然而然產生了對分類計數的需要。在學生獲得基本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組織學生對把棱4等分、5等分的正方體進行研究,并推廣到把棱n等分的正方體,并總結出相應的規律。
在具體的實施中,學生總有一種“能意會但不能言傳”的感覺,就是對規律既“心知肚明”但又“難以言表”,尤其在表達“兩面涂色”與“一面涂色”時,尚不能提升到“(份數-2)×12”與“(份數-2)2×6”這樣的表達式。這時由于我擔心時間問題代替學生總結了這一結論。課后我認真的反思了我認為除了這一知識有一定難度之外,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是因素,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繼續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與訓練,而不能代替學生。
【《表面涂色的正方體》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六年級數學《表面涂色的正方體》的教學反思(通用8篇)10-06
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5篇02-17
《涂色游戲》的教學反思08-15
《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教學反思04-0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3-10
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總結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