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型玻璃》教學反思
今天,在即將上第三節課時,李校長找到我,要求馬上上一節語文課,因為進修學院郭主任要聽一節語文課。此時,離上課只有幾分鐘,而我恰巧在第二節時,把一篇略讀課文學完,新課還未預習(本來計劃在今天晚上預習的),怎么辦?倉促之間我只好走進教室……..上完課后,反思教學,感受多多:
1、我執教的是人教實驗版11冊《新型玻璃》一文。所在的本組課文都屬于說明性的文章,有前面兩篇文章作鋪墊,學生對學習此類文章已有初步的認識,故學習起來不吃力,基本完成了目標。
2、由于時間緊,學生沒有預習,而我校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有限。所以,我要求學生按平時預習課文的方法預習完課文后,在檢查時,重點抓讀通讀順詞句,特別是部分多音字的讀音,不惜花時間抽學生個人朗讀課文,只有這樣才能使老師的指導到位。
3、整體感知課文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學習時,注意了在語言環境中去理解詞。例:“安然無恙”“藕斷絲連”等。
4、教師在課前回憶所寫的教案,讀課文十分重要。雖然此課教案,我早已寫,但時隔一段時間,記的已不清楚。今天,在倉促之間上課。上完后,就發現自己在指導時還不夠細。如:“恙”“藕”的書寫在理解詞時,乘機指導,效果可能要好一些。“粘”的讀音不夠準。
5、目標的設計略顯隨意。下課時,顯得不夠自然。問題的設計欠考慮;如“夾絲玻璃”的自述放在學完課文后就更妥當一些。
【語文《新型玻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新型玻璃》教學反思11-26
《新型玻璃》語文教學反思07-20
語文新型玻璃教學反思范文05-24
《新型玻璃》的教學反思01-01
《新型玻璃》的教學反思06-17
《新型玻璃》教學反思05-20
新型玻璃教學反思06-03
《新型玻璃》教學反思06-22
《新型玻璃》教學反思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