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優秀教學反思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根據注釋理解詩句意思的能力,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但對詩情、詩境的領會還不夠。我認為到了中高年級,僅僅限于讀正確和理解是不夠的,我們要努力實現意義到意境、意蘊的跨越,在后兩者有所著力。我們在古詩教學中一般停留在意義的.解釋,而詩的薏蘊卻沒被挖掘出來。“詩無達詁”,如果我們一字一字地解釋,詩意就沒有了,詩只剩下枯燥的文字。所以我們要教給學生抓詩眼、悟詩情、入詩境的方法。
所以我設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讀古詩,初步理解詩句的基本內容
2。想象詩句描寫的意象,初步感受詩的意境,從而體會詩人的愁緒。我們要把能讀到的盡量就讀并且抓這首詩的詩眼,圍繞“愁”來展開教學。
本節課我個人認為最主要兩個問題:一是未能讀出層次感。二是師、生底蘊不足,表詞達意上及對詩情、詩境的領會未能達到預想效果。
【《楓橋夜泊》優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楓橋夜泊》教學反思02-11
《楓橋夜泊》的教學反思01-24
楓橋夜泊教學反思01-04
楓橋夜泊教學反思10-13
楓橋夜泊教學反思07-29
楓橋夜泊教學反思范文12-01
《楓橋夜泊》教學反思范文01-24
楓橋夜泊的教學反思范文02-17
《楓橋夜泊》聽課教學反思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