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等量代換》教學反思
《等量代換》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它主要滲透了等量代換的數學思想,等量代換是指一個量用與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數學中的一種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數思想方法的基礎。等量代換的思想用等式的'性質來體現等式的傳遞性,而今天所學的等量代換是具體的實物代換,比較直觀、形象,主要從日常生活出發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這里我就談談我上完這堂課后的體會:
1、新課引入時,我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玩蹺蹺板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后面介紹天平平衡和動物們玩的蹺蹺板平衡打下基礎,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整個活動都是在游樂園中進行,并在游樂園中解決了一系列的難題,讓學生發現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學習數學知識是有用的,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意識。
2、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教學策略的選擇,我認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同時機會的創造還需要學生自覺、主動、積極的參與活動之中,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設計的活動形式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生樂于參與的,并且學生能在愉悅的情緒中學習并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怎樣設計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和學習呢?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一直在學生喜歡玩的游樂園里面完成,讓學生不感到知識的枯燥無味,就是讓學生在玩中也感覺到數學知識的存在。
3、新課結束時,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等量代換的問題,并運用學生在語文課本中學過的《曹沖稱象》的故事,在沒有學習等量代換之前學生并不知道這則故事還蘊含有數學思想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古人在沒有貨幣時,很多物品之間的交換都是通過等量代換來完成的,等量代換的知識一直延續至今。讓學生再次感受到數學知識本身就是來源于生活
【三年級《等量代換》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等量代換》教學反思05-13
等量代換的教學反思12-17
等量代換教學反思05-31
《等量代換》的教師教學反思11-01
數學廣角《等量代換》教學反思02-08
《等量代換》教學反思4篇03-28
數學廣角《等量代換》教學反思范文02-03
等量代換說課稿11-05
《等量代換》說課稿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