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
我上這節《面積和面積單位》時,我是先復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通過復習以后讓他們知道周長單位,就是長度單位,再復習長度單位,知道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為新課作好鋪墊,然后進入新的內容,本節課我是這樣上的。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比較面積的大小。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我分別通過活動體驗、觀察比較和猜想這三種主要的數學活動來學習這三方面的內容,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新理念。比如我在上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時,教學中,讓學生猜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后,我出示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并讓學生想象用1平方厘米去測量桌面有什么感覺?同學們都感覺到太難量了,還可以用更大的,教師接著與說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邊長為 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從活動中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讓學生比較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學中樂。但這節課在實施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對于1平方米的理解,學生還是憑著感覺在講,而沒有用對 1平方厘米的感知來認識1平方分米。
【西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面積和面積單位》數學教學反思09-03
《面積和面積單位》數學教學反思范文11-19
小學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01-07
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報告08-04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11-11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反思12-09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05-10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反思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