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五年級上《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
《3 的倍數的特征》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注重學生實踐操作,展開探究活動,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索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嚴謹性和數學結論的正確性。我是從教學環節維度進行觀課的,本節課有五個環節包括:一、復習舊知,直接導入。二、自主探究,合作驗證。三、總結提升,共同驗證。四、運用結論,鞏固訓練。五、全課小結,課后延伸。每個環節環環相扣,設計合理。下面就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以舊帶新,引入新課。
趙老師先復習了2、5的倍數的特征,為這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趙老師以學生原有認知為基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學生剛學完“2、5的倍數的特征”遷移到“3的倍數的特征”的問題中,由此萌發疑問,激發強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學生很快進入問題情境,猜測、否定、反思、觀察、討論,使得大部分學生漸漸進入了探究者的角色。
二、親身經歷,探索規律。
本節課教師努力嘗試構建數學生態課堂,讓學生繼續利用小棒擺一擺,進而發現不止是3根、6根小棒能擺出3的倍數,9根也能“只要小棒的`根數是3的倍數,擺出來的數就是3的倍數。”教師將“動手擺小棒”升級為“腦中撥計數器”,將“直觀性思維”升華為“理性思維”,通過小組交流、集體驗證,學生的探索發現離“3的倍數的特征”只有咫尺之遙。整節課讓學生經歷“動手操作——觀察發現——舉例驗證——歸納總結”的探究過程,實現課程、師生、知識等多層次的互動。
三、精心選題,鞏固新知。
習題的設計力爭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體現基礎性、層次性、靈活性、生活性、趣味性。本節課教師設計了3道練習題。在鞏固練習部分,第(1)、(2)題是基本題;第(3)題,教師努力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把數學和生活有機聯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作用和價值,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樹立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的志趣。
四、回顧梳理,舉一反。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感受到掌握方法才能舉一反三,真正做到觸類旁通。最后一個環節設計了讓學生靜靜的回顧這節課的學習歷程“動手操作——觀察發現——舉例驗證——歸納總結”,使其在數學思想上做進一步的提升。
【數學五年級上《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3的倍數的特征》數學教學反思11-24
數學《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07-14
倍數的特征數學教學反思02-22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02-22
3的倍數特征的教學反思02-03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11-10
《3的倍數的特征》的教學反思12-15
《3的倍數特征》的教學反思11-19
3的倍數特征教學反思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