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和好習慣交朋友》教學反思
小學德育工作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認為,“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顯得格外的重要。于是我磨課時選擇了《和好習慣交朋友》這一課。本課我活動的主題是《和好習慣交朋友》,目的在于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好習慣對成長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覺性;讓學生能辨識好的習慣和不良習慣,發現并改正不良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中,我先以學生最喜歡的視頻故事形式,帶學生到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看完故事,知道故事中的呼嚕豬不聽勸,養成了躺著看書的壞習慣,最后變成了近視眼。當學生說不能像呼嚕豬那樣,而要學習草莓兔時,我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課的課題《和好習慣交朋友》。接下來我設計了三個活動。首先通過比一比的活動,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好習慣,因為學生只有先知道哪些是好習慣,他們才能養成好習慣。接著讓學生通過夸一夸的活動,表揚班上好習慣多的孩子,并讓被表揚的孩子談一談好習慣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和自己培養好習慣的'方法。榜樣的樹立,讓學生知道了培養好習慣的重要性,從而為后面和好習慣交朋友面埋下伏筆。同學們和好習慣交朋友的決心更堅定了。其次,通過找一找活動,讓學生看幾幅圖片讓她們輕松了解了身邊無處不在的壞習慣。學生找后我當場問他們:這些壞習慣誰的身上也有,現在你想怎么做,誰愿意給大家說說。很多小手舉了起來,連班上很棒的學生都舉了手。原來我設計這個環節時還是有些顧慮的,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愛展現自己的優點,大都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點。現在看來我的顧慮是多余的。學生通過聯系自我用行動證明和好習慣交朋友的決心。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之時,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形成,有人曾做過實驗,最簡單的習慣要想養成至少也需要21天。我們不能只停留在這一次活動上,需要我計劃有目的的慢慢培養。于是最后我讓學生做習慣監督表,在家長的幫助下,督促自己養成好習慣。
不足之處:本節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好習慣,但是課堂上學生的一些問題,如:坐姿、站姿、舉手姿勢不規范時等,我沒有及時的指導糾正。下一次一定要注意。
【一年級下冊《和好習慣交朋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和好習慣交朋友初一作文08-20
和好習慣交朋友主題班會教案01-10
我和好習慣交朋友主題班會活動方案07-06
和好書交朋友作文02-14
我和好書交朋友08-17
我和好習慣交朋友主題班會策劃書02-10
交朋友教學反思05-28
我和好書交朋友作文08-04
我和好書交朋友的作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