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北師大版《作息時間表》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掌握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方法,能正確數出從某一時刻到另一時刻經過了多長時間。在這節課中已讓學生體會到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別。歸納出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可以用數格的方法數出某一時刻到另一時刻所經過的時間,也可以用后面的時間減去前面的時間,用減法求出經過了多長時間。在這節課當中需要改進的是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的體現出來,課堂中的無效對話比較多。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發現班里有幾為學生課外知識很豐富,發現程安哲回答問題很有數學味,知道站在數學的角度去回答數學問題,比如說在回答“昨天1:30--4:30這段時間你在做什么時,”有人提出疑問是下午的嗎,還是凌晨的?這問題提得很好。這時程安哲舉手說“因為一天有24小時,鐘面上只表示出12個小時,所以時針一天要走兩圈,因此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下午,一種是凌晨,但我覺得下午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是凌晨這段時間大家都在睡覺,這個問題就沒什么意思的。'通過學生他提出疑問,學生自己解答,很好的解決了這個數學問題。在以后的課堂要多創造類似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智慧.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作息時間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07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07
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18
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4-16
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4-16
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18
《作息時間表》的教學反思08-31
《作息時間表》教學反思04-16
《作息時間表》的教學反思08-31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