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4-09-01 20:12:15 觀民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5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5篇)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1

  本課教材是在學生近期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學習的,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學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這一教學內容與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計算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素材,作為計算教學的背景。讓學生感到計算學習同樣是生動、有趣的,使學生在解答用小數計算的實際問題時,理解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小數運算的基本方法。再說,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對于小數加減法,學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教材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有意不給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不概括小數的加減法法則,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這一新知中。

  一節課下來,我覺得以下方面需要做進一步改進。

  1. 對于第一個例題,在講解新授內容時,當有的.學生說4.75+2.65時,可以看作475分加上265分等于740分,這個時候,我只是肯定了這個學生的方法,而教師并沒有對這一生成性的資源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引導和提示學生,740分可以看作7.4元,把元改成用分做單位,也就是看成用相同數位相加算法的雛形,直接過渡到小數加法計算是,應該要把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首先要把加數的小數點對齊。

  2. 學生在班演的時候,出現的問題,就是很好的生成性的資源,教師應該很好的利用取來,及時講解和評定。

  3. 因為本節課應該是在學生掌握小數性質的基礎上開展教學的,教師事前沒有進行有效的學情調查,所執教的班級還沒有學過小數的性質的教學,導致在教學小數化簡是,出現了一定的困難。在以后的教學中,要重視,班級學情的調查和分析,做好課前的預設。

  4. 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夠精煉,話語瑣碎,提出的問題有時候不是很精準,這個方便需要改進。

  5. 教師教學的板書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以上是本人在執教《小數加法和減法》后一些個人的想法,不到之處還請各位教師批評指正。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2

  對于小數加法和減法或多或少已有一些基礎知識,上課之前通過對全班同學的觀察和了解,他們利用豎式計算時,有些同學認為應該從左往右對齊,有同學認為應該把末尾對齊。有一半多的同學知道應該把小數點對齊,但不知道齊中的道理。在教學的過程中,“計算時要把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要對齊”我強調得過多,而沒有引導學生去理解清楚“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對齊”的其中道理。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用小數表示元、角、分”,讓他們去理解在相加、減時,元和元相加、減,角和角相加減,分和分相加減。這樣學生可能更容易理解“相同數位要對齊”的其中道理,如教學4.75+3.4時,可以讓學生結合具體的數量進行思考,4.75元是4元7角5分,3.4元是3元4角,所以,計算時分別把“元”“角”“分”對齊寫,便于相加。同時也可以從小數的意義著手,4.75是由4個1、7個0.1、5個0.01組成的,3.4是由3個1、4個0.1組成的。根據整數加減法的'經驗,相同計數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除此之外,我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激趣這塊還做得不夠到位,教學本節內容時,我應該從“小學生買東西算帳”這個敏感的話題入手,“買東西算帳”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有趣的,就連二、三年級的小朋友也知道怎么算帳,只是他們不理解其中的算理,從這個角度去教學新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能就濃厚多了。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3

  這次我有幸到楊州上課,上的課題是《小數加法和減法》,這是在學習整數加減法和三年級學習得《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

  這節課要讓學生知道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小數點對齊,從低位算起等,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試教時發現只有少部分學生嘗試獨立完成用豎式計算時會受到整數加減法的影響,考慮到末位對齊,也有幾個學生把整數和整數對齊、小數和小數末位對齊,考慮到絕大部分學生完全能憑借學習整數加減法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經驗,通過自學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

  所以我采取了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學習,讓學生獨立的嘗試列豎式計算,然后通過小組討論,自己辨別哪種豎式是正確的,哪種豎式是錯誤的,并集體分析錯誤的原因,說說正確的豎式該怎么列,上完課后感覺學生的表現還不錯,課堂上發言很積極,個個都參與學習,所有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都能掌握,知道把計算結果化簡。

  自我感覺幾處較好的地方:

  1、小數加減法的算理。例題:4.75+3.4,學生不大容易講出算理,但通過小組合作,全班討論的方式,針對錯例,有學生說出了錯的理由:元要加元,角要加角,分要和分相加,也有學生說出3.4的4應和4.75的7對齊,接著我就追問為什么3.4的.4應和4.75的7對齊,有的學生說4表示4角,7表示7角所以4要和7對齊,也有學生說4表示4個十分之一,7表示7個十分之一個所以4要和7對齊,還有學生說4在十分位上,7也在十分位上所以4要和7對齊,然后我話鋒一轉問那這題錯在哪兒呢,學生比較自然的說出相同數位沒對齊或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相加減等。

  2、學生的發言比較理想,這節課對于學生以前舊知的遷移還是比較重要的,所以一開始我就復習了用豎式計算整數加減法,并讓學生根據豎式說出算理,這樣為下面的學習節約了很多的時間,而且學生也有話可說,有幾處學生的發言還是很精彩的。

  自我感覺不足之處:

  1、我作為一名教師,本身素養需進一步提高。

  2、由于時間的限制有個別學生的問題沒有在課堂上解決,如小組競賽。

  最后說說教學這節課的一些個人經驗。

  1、復習用豎式計算整數加減法是為了比較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

  2、例題盡量放手,但算理要清楚,算法要明白,要讓學生知道怎樣算,還得知道為什么要這樣算,不能那樣算。

  3、對于要化簡的題型,第一次出現,讓學生通過比較發現原來去掉小數末尾的0,更簡潔,讓學生上展臺修改,其他學生對照修改,這短短半分鐘一定不能少。

  4、練習要有層次和趣味性:

  (1)列豎式,學生判斷豎式列的是否正確,方便中下等學生熟悉列式的模式。

  (2)只有橫式,要求學生自己列式計算,這是完整的計算鞏固。

  (3)改錯,這是防微杜漸的練習,預防小數點不對齊,計算結果不化簡,掌握計算方法但計算不仔細等

  (4)小組計算競賽,既達到練習的目的,又能增強小組的合作精神,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整個課堂掀起學習高潮。

  這節課使我成長了不少,特別感謝xxx校長幫我分析了現在計算課的特點,強調了算理的重要,擬定教學的思路,感謝鹽城市教科院的各位領導把這次去楊州賽課的機會給了我,還幫我修改了例題的呈現方式,練習的層次,感謝姚圣友主任給了我很多細節的指導,指導我提問的方式,告訴我節約時間可以設計習題紙等。

  感謝所有給我幫助的人,謝謝!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4

  教學開始,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真實、親切, 把學生引入情境中, 同時學生體會到小數加減計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體會到若不學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不學不行。有了這種感受,學生才會將“要我學”轉換為“我要學”,才會積極主動,興趣盎然地加入到學習中去。

  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信息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在眾多信息中選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按自己的意愿提出問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處理信息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生自主思考,學習的過程。由于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的知識做鋪墊,教師就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嘗試,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在課堂上創設交往、互動的協作學習環境,有利于群體智慧共享。學生在這種人格平等的環境中,自發釋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樂的學習生活,從而更自覺地承擔學習任務。

  由前后兩次講課對比來看,使我深刻認識到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應當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交流,互爭論、共探究,同發展的過程。教學方法的研究,應該著眼于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象具有好奇心,并能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并用數學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在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鑒于此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數學課堂教學,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流程。在全面發展的教育觀下,構建一個以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現象為切入點,以促使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為核心,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主要特征的數學課堂教學程序和策略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5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是小學數學青島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我執教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加減法和簡單的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因此教學時我根據專家的創作意圖選取信息窗1克隆技術之成果的素材,利用具體情境,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對教材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由此激發學生愛科學、學數學的熱情,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更加親近數學。為了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并解決新問題的意識,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課堂上,在激起學生興趣后再回顧以前所學整數加減法的'知識遷移到小數加減法,發揮學生積累的知識、經驗去解決問題,學生的探索必然是積極主動的,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與獨立試探從而解決小數加減法的問題。

  面對—“列豎式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這個重點和難點,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從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中,自主提煉出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并進一步探索出被減數位數不夠用“0”占位。這些在傳統教學中需要教師總結、歸納的學習重點,在學生充分體驗、感受的基礎上被自主發現,成為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創造”的成果,從而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通過教學,發現學生對計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豎式計算的正確率也很高。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被減數的小數位數比減數的小數位數少的計算題,少數學生會受整數減法的影響,將末尾的數對齊。為此,通過回想—“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計算時在被減數的末尾補0,使被減數的小數位數與減數的小數位數一樣多。這樣一來正確率明顯提高。

  2。在口算整數加小數時,個別學生會將這個整數與小數的末尾對齊后加。究其原因,學生在口算時不仔細看題,當作整數加法進行口算,要速度,不要質量。對此,就要加強口算訓練,日積月累,長期訓練,逐步提高正確率。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6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我們的數學教學就要引導學生去“解讀”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還教材的本來面目,不斷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的聯系。

  為了貼近生活,采用了奧運跳水的題材,當分數出來后,根據我們的習慣,當然想了解中國隊領先還是落后?領先多少?這些問題,很自然就切入到小數加法和減法的課題。

  因為學生已經有了整數筆算的相關知識,授課時,我以學生嘗試為主,引導學生回憶整數筆算的方法,將知識遷移到小數筆算,進行全班交流,體會小數筆算的特點,其實和整數筆算很像,只是多了小數點,而孩子們在寫小數筆算相同數位對齊時,發現小數點對齊是關鍵。小數筆算和整數筆算一樣也應該從最低位算起,這里的最低位則是在小數部分,是小數部分的最低位。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7

  今天上了第四單元第一課時—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小數加減法的教學是在小數的意義、性質、數位順序表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學這部分知識,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法則,還要同整數加減法結合起來,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加減法的實質。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算理上與整數的一致,都是相同的數位上的數對齊。以下是我對本節課的幾點思考:

  1、例1的教學我通過學生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交流各自方法、概括歸納出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整個過程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互動模式,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自己去探索、去獲取知識,最大限度地讓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學生都有獲得成功學習的體驗。對于4.75+3.4的豎式寫法,我先讓學生自己試著寫,再通過兩個書寫格式對比展示,利用學生出現的問題,緊扣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開展深入的討論,在相互啟發,相互學習中,學生自主提煉出“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解決了“列豎式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重點和難點。

  2、對于“列豎式時為什么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難點,一位學生回答得很好:“這樣就能保證整數部分和整數部分對齊,小數部分和小數部分對齊。”但在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時,由于怕時間不夠,我沒有讓學生充分說,只是讓個別好學生說;在讓學生總結“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些什么?”時,我發現學生總結的有些凌亂。課后我想,如果我能以這樣一道填空題的方式:“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把小數的( )對齊,再從( )位算起,得數的小數點要和( )對齊。計算結果是小數,且小數末尾有0時,一般要根據( )化簡。”這樣讓學生總結,特別對一些差生,應該更清晰。

  3、這節課的教學我能始終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參與、去實踐,并能及時捕捉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大家討論問題、解決問題。課堂上我發現有學生計算結果不化簡,反饋時我把他的練習紙展示出來請學生當小老師,在全班同學的幫助下,他找出了自己的錯誤并及時進行了訂正,在課后作業中,我發現他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錯誤了,我想:像這樣讓學生自己發現錯誤并改正,比我直接告訴他要注意什么,給他的印象會更深刻。

  4、課堂上學生對于小數加減法的算法和算理都掌握得不錯,但在課后練習中我發現仍有不少學生很粗心,計算正確率不高,主要是需要進位和退位時容易算錯,結果不化簡,特別是口算問題很多,如3.2+6=3.8…還需要加強練習,提高正確率。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8

  前幾在聽了一節小數加法和減法,執教老師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課始一創設了這樣的生活情境:三個學生到商店購買文具的圖(配合教師解說),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列出算式,并集體先嘗試計算4.75+3.4。全體學生居然都列出了正確的豎式,并算出了正確的結果。在備課時老師根據相關認知和教學經驗判斷,依據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整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等知識,學生在自主嘗試中很可能出現把兩個小數末位對齊的錯誤計算方法,并且出現這種錯誤的概率很大,因此老師在學生全部試算正確的情況下還是很堅決地在學生板演的正確豎式旁補上一個末位對齊的錯誤豎式(可能是防患于未然),按照教學預設組織學生進行判斷和分析。然而,這種錯誤在本節課中并沒有出現,學生都列出了正確的豎式并計算正確,還有沒必要拿出可能會出現的錯誤,按照預設的教學進程進行分析比較?

  正誤比較、錯誤診斷,的確能幫助學生厘清有關概念,理解和掌握有關公式、法則和問題解決方法,避免發生同類錯誤。但學生知識建構初期,最初接受的信息往往制約著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正確認識,錯誤的信息、錯誤的經驗,有時反而會使學生思維產生混亂,對自己正確的理解和方法產生懷疑,對知識的正確建構產生干擾。在學生全部做對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針對正確的計算方法,圍繞“為什么這樣算”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的、形象的`或數學意義的方法進行深入探討。當學生理解了算理,“為什么不能末尾對齊相加?”這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學生初步理解算理和方法的基礎上,再通過錯誤診斷等練習強化學生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可能教學效果會更好。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從影響學生知識建構的因素出發,新知建構階段,盡量減少錯誤信息的干擾,重在運用正確的信息、正確的方法和經驗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然后再通過一系列的比較分析,在比較中厘清,在辨析中提升,在實踐中內化。當學生沒有出現錯誤時,不應讓他們“被錯誤”;當學生出現錯誤時,又不應回避,而要合理利用。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9

  我就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嘗試,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在課堂上創設交往、互動的協作學習環境,有利于群體智慧共享。

  課本由2004年雅典奧運會引入。雅典奧運會跳水比賽,學生并不是很了解,我出示有關資料,調動學生積極性。很容易把學生引入情境中,促使學生進入學習活動。這些在傳統教學中需要教師總結、歸納的學習重點,在學生充分體驗、感受的基礎上被自主發現,成為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創造”的成果。也掌握了小數加減法計算時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要對齊,然后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通過教學,發現學生對計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列豎式計算的正確率也很高。

  其實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和整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原理差不多。對這部分知識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及掌握,就是有幾個容易出錯的地方需要點一下。

  成功的地方:

  1、強調計算方法。通過情景引導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在此基礎上,我采用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計算并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索筆算的方法。學生自己思考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都選擇利用整數加、減法的算法進行計算。在學生匯報時反復強調計算方法,目地是使學生強化記憶。

  2、強調末尾的0一般情況下要去掉。

  3、強調小數位數不同時,可以先補0在計算。對本節中出現的.被減數的小數位數比減數的小數位數少的計算題,學生常常會受整數減法的影響,將末尾的數對齊。為此,通過討論,發現:“凡是遇到被減數的小數位數比減數的小數位數少時,可以先在被減數的末尾補0,使被減數的小數位數與減數的小數位數一樣多,再按照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這樣一來對位就較容易。學生按照這樣的方法列豎式后,正確率明顯提高

  4、在本節課練習設計上,針對學生容易錯的地方設計了一些判斷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題目、生活實踐等練習題。從學生的反饋來看,效果不錯。

  不足:

  1、課堂氣氛沉悶,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2、沒有做到關注全體學生

  3、評價不夠及時,評價語不豐富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10

  今天上了《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第一課時,上完之后的整體感覺還可以。因為剛剛完成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這一單元,學生對小數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對于一些簡單的小數計算可以看出答案來。為了增加知識的延續性,所以安排在今天來上。小數加減法的教學是在小數的'意義、性質、數位順序表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以及和整數的加減法法則聯系在一起教學。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先出兩個題目給學生做,一個是關于小數數位表。一個是關于計算整數的加法和減法,讓學生回憶計算加減法時需要注意什么。再之后引出小數加減法,在計算中發現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算理上與整數的一致,都是相同的數位上的數對齊,從低位算起。

  以下是我對本節課的幾點思考:

  1、由整數的加減法擴展到小數的加減法,知識的延展以及深入。

  2、例1的教學我通過學生提出問題,嘗試解決問題、交流各自方法、概括歸納出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整個過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學生自己列橫式,自己列豎式。自己歸納討論。

  3、讓學生總結“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些什么?”時,我發現學生總結的有些凌亂。課后我想,如果我能以這樣一道填空題的方式:“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把小數的()對齊,再從()位算起,得數的小數點要和()對齊。

  4、學生對于小數加減法的算法和算理都掌握得不錯,但在實際的計算中非常粗心,經常把末尾的零也寫上了。還需要加強練習,提高正確率。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11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體會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和算法上的內在聯系,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導入部分我通過一道整數加法算式,使學生回憶在整數加法列豎式計算時,相同數位(計數單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新授例1部分,學生自主計算。巡視時我發現學生出現“把末位對齊”和把“小數點對齊”這兩種方法,于是讓學生把計算結果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學生通過與整數加法的對比發現,小數加法計算時應把小數點對齊,明確小數點對齊是為了使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講完之后馬上讓學生進行練習。例2主要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引導學生將知識進行遷移,明確小數減法與小數加法一樣都要把相同數位相減。練習題時,引導學生發現,根據小數性質,在得數中,小數末尾有零的,要進行簡化。

  整節課主要是通過講練結合,使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整體掌握的不錯,但是本節課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1、因為嚴格把控時間,所以減少了學生發表自己想法的時間,學生演完板之后,可以嘗試讓學生去講,加深學生的印象。

  2、小數末尾有零的豎式計算時,可以直接在豎式計算時,讓學生將零劃掉,這樣可以防止學生在寫得數時忘記這一步。

  3可以引導學生將整數加減法與小數加減法進行對比,進一步明確算理。

  經驗+反思=成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相信只要不斷堅持,每一天的我,都會比前一天優秀。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12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將應用于生活。《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個單元的教材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發現信息,收集信息并提出有關小數加、減計算的數學問題,從而產生新的計算要求。在此基礎上,我采用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計算并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索筆算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都選擇利用整數加、減法的算法進行計算。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課堂小結時我提了個問題:為什么你們都選擇采用整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呢?通過比較你發現小數的加法和減法計算與整數的加法和減法計算有什么相同點?學生解決了這些問題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了。

  最后我又強調了在計算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需要注意什么。數位必須對齊,就是小數點要對齊。在練習中針對學生容易錯的地方設計了一些練習題。整體感覺學生在這部分掌握的還是不錯的。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13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整數加減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于小數加減法,學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教材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一認知特點,有意不給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不概括小數的加減法法則,而是刻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的舊知遷移到小數加減法中。

  成功之處:

  1.創設奧運會情境,提出問題。教學中選取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10米臺跳水的情境,讓學生根據中國隊和加拿大隊的第一輪和第二輪成績,提出數學問題,并進行列式,從而引入課題,使學生體會小數加減法計算對人類活動的重大意義,體會數學的工具性作用,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自主探索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溝通與整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系。通過計算53.40+58.20和53.40-49.80,由于這兩道算式的數位相同,學生列豎式計算很容易,輕松的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算起,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得數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得數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通過強化了數位對齊,然后讓學生計算7.2-6.45,讓學生發現只要怎樣才能相同數位對齊,從而使學生自然過渡到只要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數位對齊了,解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不足之處:

  1.未板書小數加減法計算法則,導致學生不能正確進行敘述。

  2.得數末尾有0,學生在做題時出現不去掉的現象。

  再教設計:

  注重板書規律性的知識點,強化學生記憶和訓練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14

  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算理上與整數的一致,都是相同的數位上的數對齊。教學中,不僅是要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并加以歸納,從而去較好地掌握知識。

  1、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的出發,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并有效的在教學與生活中架起一座橋梁。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去完成了對新課內容的建構,體會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內涵。

  2、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取現實素材,激發學習興趣是這節課的最大特點。課前讓學生親身經歷購物,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教材產生一定的'興趣,并由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需求。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從而更加親近數學。 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觀察,提出數學問題。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發問題,學生的探索才可能是積極主動的,發揮學生購物付款的經驗,對小數加減法做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3、面對“列豎式為什么要對齊小數點”這個重點和難點,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從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中,自主提煉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些在傳統的教學需要教師總結、歸納的學習重點,在學生充分體驗、感受的基礎上被自主發現,成為學生對知識進行“再創造”的成果。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創設情境,使數學充滿生活氣息是數學課堂教學前進的方向,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有力體現,它有利于還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在愉悅中學數學、用數學,從而真正地掌握數學知識。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 篇15

  小數的加減法一課是學生在學習完小數的讀寫法,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來教學的。在此基礎上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先通過練習讓學生回憶整數加減法的算法,然后以本單元主題圖的買書情景為線索展開教學,自然的引入小數加減法的.學習。以下是我對本節課的幾點思考:

  1、運用遷移規律突出算理和算法

  因為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學習小數加減法的基礎,這節課中,我先通過讓學生計算兩道整數加減法題,讓學生回憶、交流整數加減法的算法。出示情景圖學生列出橫式后,我先讓學生試做,學生計算時自主的遷移了整數加減法的計算經驗把相同數位對齊,也就不自覺地把小數點對齊。即把小數加減法轉化整數加減法,實現了知識的遷移。最后再通過提問、交流、鞏固“小數點對齊”的問題使學生明白,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小數點對齊,如果蓋上小數點,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相同。讓學生學會用原有的知識結構去探索新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真正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2、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在探究中獲得知識

  在探究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我放手讓學生嘗試計算,然后引發討論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掌握了小數加減法計算時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要對齊,然后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學生在充分體驗、感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出來。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學生在和諧、寬松、民主的氣氛中愉快的學習所學知識。

  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的方面:為了充分復習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用的時間有點長,而使后面的一些鞏固練習沒有完成。造成課堂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

  “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就對齊了”,這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在學生嘗試計算時,能夠把小數點對齊,所以這部分處理較簡單,只是告訴同學們應小數點對齊,沒有從計數單位的角度或借助人民幣單位等來理解小數對齊的道理,雖然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能做的不錯,但沒有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小數點對齊的必要性。對后面學習“位數不相同小數的加減法”的學習會造成困難。

【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10-28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10-19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8-18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9-23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3-14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3-22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3-27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9-18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9-15

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范文04-1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 宅女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日本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伊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22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