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范文
一、關于例題的思考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可有以下幾種方法思考:轉化成分數來想大小;畫成圖比面積大小;添單位想實際大小;數軸圖上看大小。這幾種方法前面第一課時都有基礎(整數部分不為0的圖第一課時未出現,稍有困難),學生有一定得知識基礎。但書上例題創設情景,從比較冷飲的價格來得出兩個小數的大小的。我認為有了情景,反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受情景的影響,就只會從錢幣大小的角度來比較這兩個小數的大小了,就想不到其他三種說明小數大小的方法了,書上在想想做做中把其它幾種方法進行了補充,但我認為這個環節應該提前,既然學生有這樣的'知識基礎,就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去研究,讓學生從分調動舊知,多角度地去說明這一問題,并且能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的能力。)因此,我認為例題直接給學生兩個一位小數,讓學生先判斷大小,然后再想辦法去驗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鼓勵多種方法驗證。
二、關于練習的思考
想想做做中的1—4題,其實是對例題比較方法的補充,目的為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我把這個環節提前了,在復習中,就把這四種類型的題目,進行了按要求寫小數的練習,在例題中也把這四種方法全部進行了處理,所以我認為在這兒這些題目就不必再處理了。
第5題立足于讓學生概括出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雖然教材沒有要求學生能概括,但如果每次比較都要聯系小數的意義來比較,也太麻煩了,而且這種方法的概括對于學生來說,也不是個難點,既然能意會有能言傳,何不讓他們說個明白呢?
第6題是把兩個數的比較拓展位3個數的比較,我把書上的要求進行了拓展,讓學生根據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進行了兩次排序,讓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同時,明確要根據具體問題明確是按什么順序來排列,養成好的審題習慣。
【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01-01
《小數大小比較》教學反思03-30
《小數大小比較》教學反思06-21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11-23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11-26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06-22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10-30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范文01-17
《小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反思范文11-29
《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教學反思總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