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的語文上冊課文《葡萄溝》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葡萄溝》一文主要介紹了我國新疆維族自治區吐魯番的葡萄溝,那里盛產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課重點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而展開,使學生通過理解語言文字,對那里產生喜愛之情。
這篇課文采用導游式的情景教學,設置一種輕松的旅游氛圍,先由教師做導游牽引、點撥,通過語言、圖片、課件設置情境,讓學生輕松地游歷于文中,感受葡萄溝的秀麗風光、世事風情,從而受到美的熏陶,鍛煉聽說讀寫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以游為主,以導為輔,游中串導,導牽游蹤,學生在邊賞邊游中輕松自然地融會貫通。
教學時我緊緊抓住重點段,引導學生運用抓重點詞的方法,自主讀懂自己喜歡的句子,感受葡萄的多和美,學生基本上都能抓住“茂密”“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熱情好客”等詞語進行探究,學生能結合圖片,充分體會"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并想象出葡萄真是又多又好。"像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學生能結合圖片,充分體會在涼棚下舒服清涼的感受.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再通過小組交流來擴大學習的`成果。在學生讀懂第二段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判斷:在葡萄枝繁葉茂,結得又多又好
鄉熱情好客這兩層意思中,哪一層才是第二段的主要內容?學生一下子就找出了與課文主要內容息息相關的第一層意思作為第二段的主要內容。說明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這種概括段意的方法。如果這時我能及時地給學生總結提煉一下方法,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這一點是我的疏忽。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教師如果能善于創設良好的氛圍和情境,就能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讓學生更好地把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表現出來。在反饋第二自然段自學情況時,我善于創設情景并充分利用了課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的積極性,使他們對句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如描寫葡萄顏色多的這句話,我通過讓學生比較句子說說“五顏六色”與“五光十色”的不同,通過展示葡萄五光十色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五光十色”不僅表示顏色多,還表示新鮮、有光澤的意思,從而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和優美;最后一句描寫老鄉熱情好客的句子則通過創設情景,請學生說說老鄉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并通過表演把老鄉熱情好客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活化起來,這樣學生不僅領會了句子的感情還進行了口語交際訓練,能力得到了發展。
課文第三段介紹了葡萄干的制作過程,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學時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觀看形象的圖片,自己提出疑問——晾房四壁為什么要留著許多小孔?再通過讀書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并通過讓學生看圖為大家介紹葡萄干的制作過程這一環節來檢驗學生是否真正讀懂了這一部分。學生學得是有滋有味.
我們的祖國多么廣大,我們的家鄉山美水美人更美。讓我們走出教室,自己去觀察,自己去了解自己的家鄉吧!接著通過維族老鄉的一封信,鼓勵學生用信的形式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然而,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回顧整個教學過程,感到課堂上仍存在幾點不足:
1、在把握課堂機制上,課堂每一環節再緊湊方面尚需努力。
2、學生對詞語的積累不夠扎實。這節課上,我并沒有對學生積累詞語提出明確的要求。這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繼續加大同學們對課文中詞語的積累,豐富他們的詞匯。
3、教學中,課件的頻繁出示,顯得太花哨,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夠精練。
在今后的教學上,我要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斷的探索、向他人請教,與新課程接軌,展示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