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房兵曹胡馬》教學反思
在《房兵曹胡馬》這首詩的教學中,我摒棄“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教法。以師生互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基點,靈活引導。讓“導”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導”在聲情并茂的情境中,“導”在關鍵詞句的賞析中,課堂因此有了生機與活力。
縱觀本節課,具有以下鮮明的特點:
一、淡化詩意,貴在理解。
古詩語言精練,講究平仄,嚴于用韻,含蓄優美,意境深遠。古詩的“言盡而意無窮”的魅力是無法講出來的,況且我班學生理解能力較差,不可能做到“字求其訓,句索其旨”。如果不顧及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精講細究,必然使學生食而不化,泯滅興趣。因此,理解“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边@兩聯時,我設計“詩的前四行從哪幾個方面正面描寫了馬的外形?各有什么特點?”來引導學生大概理解詩意。詩的后兩聯“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橫行!眲t通過“杜甫看見如此好馬會對房兵曹說什么呢?”來引導學生想象體會。我認為指導學生學習古詩,只要引導把握古詩大意即可,要為學生的思維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
二、賞析詩句,貴在品味。
感悟古詩,不在詩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詩句背面的情味和意蘊。如何引領學生品悟出詩句背面的那份情、那顆心、那種味?教學中,當學生無法與詩人情感產生共鳴時,我為學生創設了“杜甫”和“房兵曹”對話的場景,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把平面的詩句想象生成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幕幕立體的場景,使學生自然而然的投身于其中,感詩人之所感,想詩人之所想,憤詩人之所憤……于是,詩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蘊在想象的引領下,噴涌而起,一瀉千里。
三、指導誦讀,貴在共鳴。
“詩是有聲的畫”。在古詩教學中,落腳點還在于“讀”上。當學生無法原汁原味地把古詩的韻律、節奏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表現出來時,教師不必過于焦慮。如學生無法把“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橫行!崩首x到位時,通過想象對話、感悟詩情,學生的情感與詩人的情感碰撞出火花,產生共鳴,自然就水到渠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五年級上冊《房兵曹胡馬》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房兵曹胡馬》杜甫06-11
《房兵曹胡馬》閱讀答案10-06
房兵曹胡馬原文及翻譯12-15
杜甫《房兵曹胡馬》優質教案03-11
房兵曹胡馬詩原文及賞析02-19
杜甫《房兵曹胡馬》優質教案02-17
房兵曹胡馬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2-12
杜甫《房兵曹胡馬》原文和譯文09-28
杜甫詩詞《房兵曹胡馬》的詩意賞析06-21
杜甫《房兵曹胡馬詩》譯文及賞析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