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學年教學反思
一從學校的根本利益出發,樹立團隊協作意識,加強集體備課
宏觀到教輔材料如何使用,教學進度的統一,復習方法的運用,微觀到例如新農村建設如何發展現代農業措施的知識點整理等。由于和諧的同事關系,共同的努力,政治科省、市質檢成績一直不錯。
二向課堂教學要質量、要效益
由于語、數、外三主科占高考總分的比重比較大,學生在復習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勢在必然,而在史、地、政三科綜合試卷中,政治科沒有任何優勢,學生最不感興趣。為此,在制定復習策略時我們就只有一個選擇,即向課堂教學要質量、要效益。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
第一、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
教師的一桶水濃縮成學生的一碗水,課才能事半功倍。認真備課,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基礎和前提。道理眾所周知,關鍵是怎樣付諸實踐。我們堅持做到,首先從宏觀備課,明確高三全年每個階段的教學任務和目標,絕不能跟著感覺走,(一輪基礎知識復習,夯實基礎,提高選擇題得分率;二輪重點知識帶時政復習,提高學生構建知識網絡能力和解答主觀題的能力;三輪時政熱點專題升華復習);其次,從知識備課,明確政治學科三部分內容(經濟、哲學、政治學)各自的知識體系和內在聯系,以便在復習中指導學生把陳述性知識轉化為程序性知識;再次,從微觀備課,明確每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每一個原理、觀點的內容,力求科學嚴謹。我認為為了保證教學質量,認真充分備課是絕對不能含糊的,它考驗的不僅是教師的工作態度,還能反映出教師的職業道德水準,必須有一定的奉獻精神。
第二、要針針見血,不要隔靴搔癢,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為此必須關注高考大綱和考試說明,充分把握考點的變化,在復習中既要全面,又要抓住學科主干知識,以綱帶目,突出重點,避免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樣不僅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也會影響復習效率。增強教學針對性,作為一名政治教師,除了要鉆研教材,學習理論外,還要增強對重大時政的敏感性,并養成及時反饋和及時積累的習慣。還要更多地研究學生的思想和心理以及知識基礎,要把學生的需求當作一個市場,研究其需求信息,根據這種需求設計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三把挖掘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反思能力作為提高復習課效率的突破口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復習課中,我認為老師應該把挖掘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作為提高復習課效率的突破口,針對復習課的具體情況,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指導學生制定復習計劃,并使之與老師的復習步調一致。
2指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
3對高考各類題型的解答方法進行指導,找出最佳解題方法以并總結規律。啟發學生解題路,訓練學生的思維方法、解題技巧、應試能力。
4加強個別輔導,考試后的面批最有效
四把教師的教學自信轉化為學生學習的自信和對老師的充分信任,對學習成績的提高也很有效。
[教學建議]
一、不能貪多求快,要面向絕大多數學生,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一輪復習因為學校擴招后,差生面多了,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影響了教學進度,剛開始穩扎穩打,狠抓基礎知識的督促和落實,一課一單元考試,結果前松后緊,省單科質檢前一周半的時間為了趕進度,教學效果很不好,很多同學消化不良。建議復習要一輪一輪循序漸進,不再跟著考試跑,而應按照既定的`計劃,重在教學的實效性。
二、計劃中的第三輪復習“熱點專題課”要注意以下問題:
1老師要“去粗取精”,精選并把握熱點,指導學生既會用課本知識分析,又會用體現在時事中的黨和政府的新理論、新觀點去充實深化對熱點問題的原有認識。
2要處理好基礎知識復習和“熱點專題課”復習的關系。“熱點專題課”復習要回歸課本。
3要處理好講和練的關系。熱點專題要精講多練,圍繞熱點主線設置背景材料,組織各種題型,對同一熱點,可以從不同角度用多種題型進行分析。
三、正確對待模擬題及其他信息
進入高三復習后,各種各樣的試卷、資料鋪天蓋地而來,特別是到最后,各地的交流試卷很多。對此,我覺得要有選擇地利用,但不能依賴于外來試卷,更不能心存幻想,抱有僥幸心理,對學生進行題海戰術,使復習既浪費時間而又效率不高。對模擬題要進行再加工,在借鑒的基礎上提高和升華,這樣,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復習的效率。
【高三政治學年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三政治》教學反思03-29
高三政治教學反思03-03
高三政治的教學反思范文05-01
高三政治教學反思04-29
高三政治教學的反思04-05
高三政治教學反思01-28
關于高三政治的教學反思范文06-01
高三的政治教學反思范文05-03
高三政治教學反思范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