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課程下的地理學科教學反思
本學期在悠長和匆忙中結束了,回首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收獲亦多,反思亦多。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做一反思,以利于指導自己更好地履行教學工作。
一.反思是否已轉變了自己的角色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做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很請注意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開成一個學生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經松愉快的心理狀態,來積極思維與想象。如,每節課的開始,我總是對學生說:“這節課,讓我們來共同研究,一起探討有關……的問題。”我覺得過去經常講“這節課學習……或今天上第幾節……”,總是有點居高臨下,我教你們學的壓迫味。上課期間,適當允許學生隨時舉手提出問題,講出思想的火花;課堂提問經常問“你說呢?”“你認為呢?”“你的觀點呢?”“你的看法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再想想看?”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也經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會動腦筋!”“你的思考很與眾不同!”等語氣來及時贊揚和鼓勵。這樣做,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記得有天在高一(3)班上課,一位男同學突然舉手問:“老師,你說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下降60C;要我想,西瑪拉雅山的海拔高,應該比別的地方離太陽更近,氣溫怎么會降低呢?”氣候一章內容已經上完了,這個學生卻在幾天后提出疑問,說明他上課時認真聽、認真學,也認真想了,可總是解不開這個疑難。在書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會兒,用最淺顯易懂的話解答了這個問題,并當眾表揚他愛動腦筋,敢于提問。這件事提醒我,書本上沒有講到的知識,可能有的同學會去想,也可能有的學生心存疑慮,苦苦思索又覺與書本無關,就算了。我很快在別的班級上課時舉出這個事例,并鼓勵同學們質疑問難。結果,(5)班的孫田同學就提出的“為什么人類意識到自己的活動會影響氣候變化,進而影響人類的生存,又為何還在毫無節制地破壞環境?”(4)班的蔣心雨同學提出了“我們青銅峽的氣候能否通過擴大植樹造林來改善?”等。
二.反思是否已學會欣賞學生、賞識學生
a)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
b)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那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
c)尤其要注意贊賞那些智力水平一般、學習成績一般、性格內向膽怯的學生。這樣做,會有不少驚喜的發現。如高一(2)班的郭瑞同學,性格中和,愛思考,但剛開始上地理課時不愛發言。一天上課時,同學們都在繪《世界的洋流模式圖》,我觀察她繪制時非常注意原圖中的細節,將原圖的內容原模原樣地轉換到筆記本上,態度非常認真,我笑著夸贊她:“你真認真,而且很注意細節,將來定能有很大的發展!”她即刻面露喜色,很自信的樣子。從那以后,她上地理課的發言頻次很高,而且比較準確;作業寫的非常工整干凈;課下見了我以后,非常謙恭禮貌!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使我感悟到:我們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與贊美,學生的自信也往往是老師夸出來的,贊美一個閃亮的優點,會重新點燃一顆失落的自卑的心理之明燈。
三.反思是否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傳統的地理教學,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依賴性很強,這就需要教師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獲得知識,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有一定成就感,激發學習的興趣。例如,在上《鋒面與氣旋》內容時,在課前布置了預習內容,并根據學生的意愿進行分工備課,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來當老師,可以提問,可以補充,可以自由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做了充分準備,這從上課的情景就可以看出。尤其是高一(5)班的苗晨、孫田、馬立兵等同學,做起老師來有模有樣,他們合作將《冷鋒面圖》繪在黑板上,邊指圖邊講解,還聯系到冷鋒對我們當地的氣候之影響;臺下的同學也紛紛舉手發言,課堂氣氛熱烈,廣大同學的參與熱情極高。我以合作者的身份上完上這節課,每個問題同學們都完成的很好。我想,學生們有一種有所作為和被人賞識的心理需求,或者講就叫它成就感吧,他們需要自我實現、自我尊重;需要得到我們的支持和鼓勵。
四.反思是否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本學科具有獨特的優勢。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多方面的知識,更能激起學生質疑、想象和創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就不僅能發展學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養成學生勇于創新的品質。
2006年9月21日,我承擔市教研教培中心組織的全市高中地理觀摩教學,教學內容為《尋找太陽高度角變化的證據》,我發動學生從互聯網上、課外參考文獻上搜尋探索的方法,并且要求他們各自寫出實施方案。高一(1)班的王彬利用《普通天文學讀物》的內容,設計了一個自己的方案;高一(2)班的張倩依據《十萬個為什么》設計了自己的方案;高一(5)班的孫田利用互聯網,在網上通過下載然后再自己整合,獨創了自己的方案……(1)到(6)班總共拿出了十二個方案,我對他們的方案進行了類比綜合,最后制訂了自己的方案,依據方案寫出了教案。在器材的準備方面,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置備了指南針、彩色毛線、很精致的標桿,從家中帶來了鋼卷尺、量角器等等;又根據個人的性情自愿分成了若干個四人小組。在進行預演實測時,大家又發現了一些需要補充和延伸的知識,如“正午的定義”、“地磁偏角的測量”、“測站經度和緯度的測量”等,我及時將這些知識消化,又對教案進行了完善。最終,在市教研教培中心組織的全市地理教師的面前,我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觀摩課,學生們圓滿完成了實測任務,受到大家的好評。
五.反思如何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是板著臉孔說教,還是面帶微笑上課;是授完課就走,還是下課時間與學生交流;是只管知識傳授,還是既要教書更要育人……
上課鈴聲未響之前,我總會站立在教室門口,靜候學生們上課。在課堂上我總會面帶微笑,用非常和藹的語氣、抑揚頓挫的語調、準確的措詞來講授每一個知識點。如果有不守紀律的學生,我也不輕易發脾氣,我總是循循善誘地教導他們。
每次下課后,我總會與學生們進行交談,談話的內容很豐富,從衣食住行到家中的經濟狀況;從學習的目的到學習的責任;從家長對學生的希望到學生如何努力才不辜負家長的期望;遇到天氣變冷及時提醒他們注意保暖;提醒他們注意交通安全到人身安全等等方面。
所以,廣大學生總覺著我是他們可尊敬的父輩,是他們可學習的榜樣,是他們愿意交流的對象。我的地理課總能非常順利地進行下去,調皮搗亂起哄等現象少之又少。
總之,一學期了,每天與370余名學生打交道,感觸是很多的,反思亦是非常多。將這些點滴之得寫出來,也是對本學期教學工作的一個小結。
【高一新課程下的地理學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學科的教學反思01-14
新課程下的地理的教學反思01-05
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反思01-07
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反思03-24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地理教學反思12-18
高一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反思范文01-13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學科教學反思12-16
關于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反思09-29
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反思范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