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學科的教學反思范文
內容提要: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今年文綜試卷與去年相比難度穩中有降,平穩過渡.立足于考查學科的基礎知識、原理和規律,更突出了對學生地理理性思維邏輯和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查。反思這一學年來的地理教學,今后的高三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如下幾個方面:認真研討考綱;立足課本,夯實雙基;提高地圖技能,培養信息處理能力;優化練習,提高練習的針對性;文理交融、學法兼用;教師學會換位思考;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關鍵詞:反思地理教學
分析今年高考全國文綜試卷(Ⅰ)地理試題,仍以考試大綱為依據,延續往年的題型和試題特點,整體上體現了穩中求變的思路。總體而言,與去年的試題相比,今年的地理考題難度穩中有降,分值比例基本保持往年水平,以往的文綜試卷中只有36題是地理題,而在今年的試題中,單純性的地理題包括了36、37兩大題。至于客觀題,突出基礎知識的考查,但有的試題如6~8題的難度相對整套試卷來說稍大,部分考生會感覺把握不大。
1.注重能力考查
地理試題突出基礎知識的運用和學科的特色,凡是地理題都以圖、表引領或切入。強調能力立意,如考查運用圖、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生只有掌握基礎知識,并具備一定能力之后,才能答好。
2.與現實問題緊密結合
試題的另一突出特點是聯系實際,關注熱點問題,體現了人文科學的社會功能。如:選擇題1--2題蘊含對我國“城市化”問題的關注;綜合題36--37題涉及工業的合理布局、全國各地的降水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分析,近幾年工業污染愈演愈烈、氣候異為反常,此兩題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也突出了地理學科的主題---協調人地關系問題。
總之,今年的文綜卷地理試題比較簡潔、明了,立足于考查學科的基礎知識、原理和規律,更突出了對學生地理理性思維邏輯和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查。思維能力的考查由淺入深,難度適中,但要取得高分并不易。反思這一學年來的地理教學,本人以為在今后的高三地理教學中應注重如下幾個方面:
一.認真研討考綱
作為高三地理教師應認真學習地理教學新大綱和高考考試說明,分析對比考綱的變動情況,研究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把握高考命題走向,使高三地理復習有明確的導向。
二.立足課本,夯實雙基
分析近幾年高考地理試題的特點: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學科的知識主干、基本原理和規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維邏輯和知識運用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夯實的基礎上的,沒有扎實、全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很難獲得高分。因此,在第一輪復習階段,切不可盲目追求進度,要穩扎穩打,注重立足課本、夯實基礎,突出主干知識,重視圖表的判讀、分析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到位,以及地理學科語言的運用,力求使學生形成較完整的知識網絡。并在此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和轉化,靈活運用基本知識去辨析和認識與人類生存或環境相關的具體問題。在第二輪復習階段,則要打破常規的章節,以專題復習的形式進行知識的重組,突出知識點的聯系和遷移,力求使學生在原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進行能力的提升。
三.提高地圖技能,培養信息處理能力
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復習時堅持圖文結合實際的原則,教會學生閱讀和使用地圖的`正確方法,掌握繪制相關地理圖像的技巧,加大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的訓練,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閱讀、分析地圖,提高廣泛的空間聯系和深入邏輯聯系的能力,幫助學生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協調發展,培養學生對圖像信息的獲取和綜合。
設置新情境,考查學生對信息的提取、分析、評判能力是目前命題的趨勢,教師要有意識地收集有關教學材料,特別是各種圖像,精心設計出知識聯系廣、思維量大的題目,培養學生提取、加工、整合多種信息的能力。
四.優化練習,提高練習的針對性
知識的鞏固,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而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及時收集各地的模擬試卷,根據考生的具體情況和高考的命題趨勢,精心選題、組合練習試卷,并對練習進行及時評講,規范專業術語,幫助學生總結解題規律,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既能使學生及時發現知識缺漏,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五.文理交融、學法兼用
復習過程中,自然地理應采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強調理解重于記憶,以會用為目的,側重于地理原理、規律的理解應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多做練習,重視解題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人文地理的復習,適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主要思路、觀點;引導學生多思多想,善于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
六.教師學會換位思考
教師可換位思考,反思錯題,請學生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傾聽學生的心聲,以便走進學生的思維,從中發現學生的創造性或出錯原因。教師若經常試著與學生同步思維,可使學生學得扎實、穩妥,學得“心安理得”,學得快樂、聰明。
七.關注社會熱點問題
社會焦點與熱點問題是文綜高考試題的主旋律,熱點永遠是考點,熱點冷拼是今年高考文綜試題地理部分的一大特色。因此,在高三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對近年來社會上發生的影響較大的事件以及長期以來關系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傾注更多的關注,要指導考生學會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原理以及正確的思維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這樣既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又可以擴大考生的視野,但不宜過多過早地追逐熱點。
課堂教學歷來被稱為“遺憾的藝術”,每位教師都會有這樣的教學體驗:教案初成,往往難以發現毛病,下課結束,教學設計的疏漏之處不找自見。再優秀的教師,再成功的教學,也難掩瑕疵,所以教師必須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既是教學過程的一個必要環節,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師積累教學經驗的有效方法。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及時發現新問題,激發教師把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實現教師的自我超越。筆者認為,寫教學后記是進行課堂教學自我反思的重要法寶。
【高三地理學科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三地理學科的教學反思05-31
地理學科的教學反思范文01-14
高三地理學科公開課的教學反思06-01
地理教學反思_地理教學反思03-25
高三地理教學的反思05-31
高三地理教學反思08-30
高三地理的教學反思05-15
高三數學學科的教學反思范文06-30
高一的地理學科的教學反思范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