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
《獵人海力》是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海力布救了龍王的女兒,得到了一塊能聽懂動物說話的寶石,后來為了救鄉(xiāng)親們,他把聽到的話告訴了鄉(xiāng)親們,自己卻變成了一塊石頭的故事。下面是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1
《獵人海力布》是一則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流傳的民間故事。故事描寫了善良、誠實的海力布,為了拯救鄉(xiāng)親們的生命,不惜自己變成一塊石頭。人們因此世世代代紀念他。這則故事雖然篇幅較長,但語言通俗易懂,圍繞海力布“舍己救鄉(xiāng)親”的中心事件,層層鋪墊,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給人強烈的感染和教育。
本單元的單元訓練主線是:了解課文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故事。要想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故事,首先要了解課文內容。因此我把了解課文內容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把創(chuàng)造性的復述故事作為本課的難點。
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以讀帶講,了解故事內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因為本課篇幅比較長,所以我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先把課文讀正確。然后繼續(xù)讀課文在文中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海力布是怎樣得到的寶石?寶石有什么用處?海力布得到寶石后,有什么事情不能做?他后來遇到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閱讀課文并在文中找出了答案。那么本課的主要內容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也搞清楚了。
二、緊扣故事的發(fā)展脈絡,讓學生嘗試著說一說課文主要內容。本文是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來寫的。我們在理清這類文章的脈絡的時候只需要回到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是怎樣的?結果又怎樣?即可。我先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自己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分別是什么,然后把語言組織好,在小組內交流一下。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真正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給學生展示的平臺,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之后,我又組織全班學生一起說一說:你會在剛才討論出來的故事起因、經過和結果的大框架下會加上哪些內容?你讀了這個故事之后會怎樣評價獵人海力布呢?這樣通過問題的引領,讓學生拓展思維,展開想象,把這個故事創(chuàng)造出不同版本的答案(創(chuàng)造復述后的答案)。對海力布的評價實際上是訓練學生評價一個人或一件事的能力,這是善惡是非的分辨能力,是學生在社會上生活必備的能力之一。
四、本節(jié)課中最大的收獲是我自己角色的轉換——由原來的課堂的表演者變?yōu)檎n堂的主導者,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轉變?yōu)檎n堂的主體。
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在于:課堂上老師的引導語設計得不夠嚴密,指向性不夠明確。
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打磨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讓自己在課堂上說的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是經過精心推敲后的。這樣有助于學生的模仿和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老師的課堂效果。
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2
新課程新課堂的目標似乎是很明確的,那么這些目標都能真正實現嗎?我時常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就拿《獵人海力布》一課的教學來說吧。備課時進行了充分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其中有一條是要求學生初讀課文后想一想:自己打算從課文中學習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學。當時我想,這個設計是否太活,太難以控制呢?假如學生提出的要求太多,怎么完成后邊的教學步驟呢?提的要求太少,又拿什么去補充這個時間空檔呢?
既而又想,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是通過自主學習探究,感悟這個民間故事的敘述順序,感悟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品質。這個設計也許能達到目的。于是就把這個想法提出來與幾個同年級的同行的商量。他們都同意這個設計,同時指出,只要能突破這個重難點,學生提的越多,說明他們參與得越深入。我也想,教學在此時不應該太注重時間框架的約束,萬一在一節(jié)課內完不成,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另外安排時間補上,或者壓縮一些其他次要環(huán)節(jié)。
課堂上果不其然,學生們的發(fā)言猶如開啟了的閘門里的水,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各人有各人的目標,一會兒談了一大堆。我略一分析,有簡單的,有復雜的。簡單的如:要理解字詞。因為同學們有預習的.習慣,字詞問題已經解決,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免。于是就要求大家只把遇到的好詞佳句記下來即可。復雜的呢,張春瑜同學提出了“我要與同學討論,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我只好對她說:“你這個主意很好,但是今天在課堂上沒時間做這么多事情,我們只找出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吧。你的問題課后在解決,好嗎?”她同意了。特別是最后一個同學說“我要向海力布學習”。我補充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海力布是個怎樣的人?”這一下把大家的學習熱情推向了高潮,快嘴嚴佰醇說:“海力布是個舍己為人的人。愛好文學的王楚旋說:“海力布是個有同情心的人。”“海力布是個熱心助人的人,”“海力布是個一心為他人的人”“海力布是個不貪財的人。”你一言我一語,都能說得有根有據。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張伊慧說:“我覺得海力布是個愛護動物的人,他打獵只打兇惡的動物,保護弱小者。”
最后語文課代表張昭含做了總結,她說:“同學們的意見我都同意。海力布一心為鄉(xiāng)親,為了救鄉(xiāng)親們是生命,毫不猶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多么偉大的人格,他真是一個偉人。”為了鼓勵她這種大膽的舉動,我也臨時改變了原來的板書計劃,把“偉人”加在課題前面,用括號把“獵人”括起來。并認為這樣做是對學生的充分尊重,但也一直在想:這樣的引導是否正確呢?
有一點十分肯定,過去我們的教案設計已不能滿足新課程課堂教學的要求,教師要想有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有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就必須走進學生中間,了解他們對即將講解內容的興趣,知識儲備和他們關心的話題。所以從備課上看,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可能反應,并思考相應的對策,琢磨活生生的課堂。課堂教學時更要注意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情感體驗和思考過程等等。總之,關注學生是怎么學的是評價一堂課是否是一堂好課的唯一標準。
【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08-20
《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09-09
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01-19
《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12篇09-09
《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精選6篇)11-27
部編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07-31
《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范文(精選5篇)11-19
《獵人海力布》語文教學反思范文05-22
有關《獵人海力布》教學反思550字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