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聽后反思
課堂是通過學生、教師多向對話探求真理的地方,要使課堂達到有效的境界,就必須以尊重為保障。正因為張老師在課堂上做到了“尊重學生、尊重教材”,因而他的課堂有效而充滿活力,具體表現為:
在學生層面上,張老師做到“尊重學生,心中有人”。課堂教學中,張老師始終將學生視作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致力于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教師對學生這一生命個體的尊重,主要體現在預設了簡約有效的教學流程上。齊老師對教材的尊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深入鉆研教材,吃透教材重難點,合理組織課堂教學;二是深度開發教材資源,張老師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適時補充資料,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為課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課堂中,張老師沒有一開始就出示教材的例子,而是從孩子們熟悉的投藍球比賽引入:我投5個,記作5;小平5個,小立3個。師:什么數可以代表他倆的整體水平?自然的引入“移多補少”的方法。接著老師又問:你還有別的辦法嗎?生:5+3=8,8/2=4。老師引導得出:合并平分,讓學生初步感受平均數。接著是3個人和4個人投球的情況,讓學生再次感悟平均數。這時,老師問:誰能不計算就能猜猜他們的平均數?引導學生說:會比2大,會比8小。然后請學生算出平均數。接著,張老師還舉出生活中許多有關平均數的例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數。
聽著居老師的課如沐春風,他讓我看到課堂教學只有尊重學生,尊重教材,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學得高效。
【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聽后反思】相關文章:
范文:小學數學《平均數》課堂聽后感07-17
《平均數》數學教學反思10-09
數學平均數教學反思03-08
小學數學《植樹問題》聽后反思08-24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反思05-30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的教學反思04-04
三年級數學下冊《平均數》教學反思范文03-31
《認識周長》數學課聽后反思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