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點英語四年級上冊《Jobs》教學反思
對于英語教師而言,只有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才能讓自己的課堂充滿活力。下面給大家分享英語四年級上冊《Jobs》教學反思,歡迎借鑒!
《Jobs》教學反思1
本節課上的內容是粵人教版英語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Jobs》的復習課。《英語課程標準》倡導“主體性”和“任務性”的教學理念,它避免了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方法,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它強調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它強調應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
因此,在新的教學理念下,一堂成功的英語課,不僅僅是一堂教學任務得到切實落實的英語課,更應該是一堂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索,發揮想象,愉快合作的英語課。
一、創設課堂教學主線
一個精彩的故事,必須要有一條線索貫穿始終;一堂以組織有效的小組學習互動為目標的英語課同樣離不開一條精心設計的教學主線,各項課堂活動將圍繞它開展并通過它進行發散與拓展。每一堂英語課都應圍繞一條教學主線展開。可以說,一堂成功的英語課肯定離不開一條主題鮮明的“教學主線”,它連接起各個教學板塊,課堂上各項活動都圍繞它展開并通過它進行發散與拓展;它使整堂課條理清晰,環環相扣;它將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對下節教學內容的渴望與興趣。這節課我利用了大熱的電影《瘋狂動物城》,創設了Judy來珠海破案的情境,設立了3個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競選“The best partner”。整節課圍繞這條主線進行,把各項任務串接起來,引導學生參與有效的小組學習互動活動,以連貫的方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方式要新
復習課既然是對所學知識的復現,那勢必會存在一定的重復,而重復教學卻是教學中比較忌諱的,因為學生生性好奇,他們熱衷于新鮮的事物,一旦一樣東西重復兩次以上,他們就會感到索然無味,失去學習興趣。既然學習內容上的重復是不可避免的,那我們就應該盡量減少在教學方式上的重復。
這節課我創設了3個任務關卡。第一關Sharp Eyes,一開始復習關于職業的單詞,并讓學生找這些單詞的規律,總結er結尾。通過一首chant來鞏固語音。接著通過學生發現的規律來進行其他職業單詞拓展,如sing—singer,dance-dancer等。通過找規律-總結規律-拓展,有效地復習舊知,并拓展新知。第二關Quick Mouth,在情境中復習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孩子們喜歡競賽,以搶答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開口說英語。第三關Dreams,首先聆聽Judy的夢想,然后讓孩子討論自己的夢想,在討論交流中進行火化的碰撞。
三、競賽、獎勵機制
學生都特別喜歡競賽,整節課圍繞“最佳拍檔”進行競賽,并在其中穿插搶答等方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不足之處
回想整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第三關的活動,由于時間關系,講得比較快,沒有進行充分操練,導致后面討論自己夢想的環節,有個別學生說不上來。
隨著課堂教學的繼續,在激發學生小組競爭的活動被我忽略,這也是本堂課的一個瑕疵。
另外,最后并沒有回歸到“最佳拍檔”,如果能在最后寫作環節,讓寫了想做警察的學生成為Judy的最佳拍檔,會有頭有尾,顯得更加完整。
《Jobs》教學反思2
通過對《課標》的學習和“21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解運用,以及對學生和本課教材的分析,我在進行Jobs一課的教學活動時,注意突出了以下幾點:
1、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在本課教學中,首先我讓每名學生根據所提供的職業單詞,使用What is your father/mother?He / She is a …提問身邊同學父母的職業。然后學生分組討論,使用What is he? He / She is a …等句型改變并制定表格。之后結合描述人物的句型,使用What is he?等句型再次修改表格。這一系列的活動為學生們創造了設計自己感興趣活動的條件,他們在活動中以“主人”的身份去思考、討論、調查、交流、合作,自主地完成了表格的任務。
2、通過任務型交際活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本課中,我設計了“制訂描述同學父母職業表格”這一目的明確的教學任務,并把完成任務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根據組內交流、組外討論等不斷修改、完善自己的表格。學生需要用語言來交際、完成任務,本課需復習、鞏固、掌握的有關“描述人物”等交際用語就自然地融入其中。這樣就符合了《課標》中“活動要能夠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任務教學不能僅限于課堂內,因此我還要求學生在課下繼續完成制訂該表格的任務,將任務教學延伸到課堂以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3、大“任務”為主,小“活動”為輔。
任務型教學作為教法中重要的一種,不是唯一的。因此我還設計了一些其他活動輔助教學,例如疊手掌等游戲來聯系單詞和句子就是。剛上課時,我也沒有使用直接出示單詞卡,全班認讀的老方法復習單詞,而是四個學生一組,將單詞寫在紙片上并放在信封中,進行競猜游戲。有意識地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的小組活動,我把學生間的水平差異作為一種有利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互相幫助,真正實現了小組活動的交際功能。
不可否認,這節課我也有不足,例如對學生的書寫訓練不到位,也沒有很好的使用Smart電子白板給學生更生動形象的復習和新授。總而言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不斷總結自己,克服不足,積極學習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快樂,主動的學習英語這門學科!
《Jobs》教學反思3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是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制定的基本理念。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人本主義,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教學的過程變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同時,教師還應該關注到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使學生具有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在這些理念的指導下,我對《新起點英語》第七冊第37課做了如下的設計和嘗試
一、教學內容和目標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詢問某人將來想要從事的工作”及回答的英文表達。教學目標是要能掌握部分學生感興趣的職業名稱,并能在恰當的情景中運用“詢問理想的交際用語”及回答。授課的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學習了四年英語,積累了一定的語言基礎,有較強的聽說能力和對英語的感悟能力。針對這一特點,我把本課時的教學內容在教材基礎上作了適當的拓展,即將教材中“詢問理想”的簡單句“What do you want to be?”變成了從句“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以滿足學生不斷發展的語言需要。
二、教學設計的主要思路
1、關注學生情感需要,努力營造寬松、民主、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
寬松、民主、活潑的課堂氣氛是能否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和課堂主人的首要條件。因為好的課堂氣氛,能令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人人輕松愉快,個個心馳神往。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孩子們會倍感親切,溫暖和快樂,從而敞開心扉,在教師的引領下充分、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課伊始,我就利用 Free talk和歌曲“The wheels on the bus”幫助學生緩解課前的緊張情緒,釋放他們的學習熱情,輕松自然地引領他們參與到本課的學習之中。我把自己融入課堂,融入學生之中,和他們一起唱歌,一起做動作,一起討論。由始至終,我一直以親切、熱情、包容的態度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敢想、敢做、敢說。滿足了學生要求平等、被尊重的情感需要,也為他們在學習中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打下了良好情感和環境基礎。
2、讓學生學會學習,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給人以魚,一日食魚;受人以漁,終身得魚。”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策略,并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就是“授人以漁”,學生將終身受益。《英語課程標準》中關于“基本學習策略”的二級目標有這樣一些描述: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能初步使用簡單的學生英漢詞典等。根據這些要求,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重點突出了以下三方面學習策略的滲透和培養。
(1)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多想、多說、多做,感受成功的愉悅。本課中關于職業名稱的生詞是通過介紹2003年“感動中國”的部分人物呈現的。關于這些人物,學生在課前通過網絡、電視、報紙或家庭等渠道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抓住這一特點,我安排了由學生跟錄音自主學習的環節。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已有知識水平,選擇自己不了解的,或是很希望了解的人物去學習。同時,由于是跟錄音學習,學生避免了緊張和怕人笑話的心理,不會的內容可以反復的聽,反復的學。教師對學生學習內容的多少不做強行統一的要求,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2)以"小組學習"為核心組織教學,鼓勵合作,共同發展。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師也。在前一環節學生通過錄音自學以后,由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的差異,小組內的同學間就勢必出現了信息差。于是,我在本節課中安排了多次的小組合作學習。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從別人身上學習知識等學習策略。與此同時,部分能力較弱的學生得到了更多的幫助和關注,彌補了學生之間的知識差距。而同學們在互相幫助,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逐漸養成了樂于助人,善于與人共事的合作精神。
(3)鼓勵學生借助工具書來學習。詞典是英語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好幫手,好伙伴。因此,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和幫助學生利用詞典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這樣,學生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不管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
3、突出“興趣、情景、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沒有語言情景,那就沒有意義,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話語也只有在情景語言中產生。” 學生在與他們生活相符合的情景活動中學習英語,其興趣會更加濃厚,而濃厚的興趣又會使他們更主動、更富有成效地參加到英語學習活動中來。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通過圖片、錄音和多媒體課件等方式為學生創設了接近真實的學習情景;通過布置了解英雄人物的職業,了解朋友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和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愛的職業等任務,為學生創設了運用語言的情景;同時,還通過鼓勵學生邀請從事不同職業的人乘坐本小組的公共汽車的方式,為學生創設了與本課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評價情景。在這樣一些情景中,學生的每一項活動就有了依托,變得真實而富有趣味。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進而提高了學習質量。
4、將教學與生活實際密切結合,適時地進行德育滲透。
現代的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教學要和生活緊密聯系,新的英語課程改革也要求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這一要求,我將本課的生詞通過剛剛評選出的“感動中國”的人物呈現。即達到了將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的目的,也通過學習了解他們的職業,潛移默化地為學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Jobs》教學反思4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冊第一單元jobs第2課時,為一課時。本課主要涉及到的語言是有關職業的九個名稱以及詢問他人和敘述自己的理想職業。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據此,我在設計時做了如下嘗試:運用整體情境創設教學法,圍繞教師和學生的理想職業開展教學;采用“指導自主互助”的策略,通過聽、說、讀、寫及游戲等多項活動的有機結合,活躍學生的思維,借助有效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度,
來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在本課教學中有以下幾個亮點:
1.整體情境創設教學法。在熱身感知環節,通過教師自身職業,自然引出本課主題jobs,在新知呈現環節,機械操練和意義操練以及拓展延伸都是圍繞教師和學生的理想職業展開教學,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自然地學習。
2.運用“指導自主互助”的策略和小組競爭的機制,關注全體的學生,使全部學生都在教師的指導下,小老師和小組成員的自主、互助、合作、交流中,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每位學生在小組競爭中,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
3.在本課詞匯教學中,我結合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把握教材內容,首先,融入以舊引新教學詞匯,通過sing到singer, dance到dancer, work到worker, farm到farmer,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小組內的自主、互助、合作、交流,在感悟、體驗與嘗試中通過已學的動詞,導出該職業的名詞,讓學生掌握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更能實際有效的記憶單詞。
當然,本課教學中還有不足的地方,請各位評位和老師們,能給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讓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有更大的
【新起點英語四年級上冊《Jobs》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關于Jobs的教學反思12-07
四年級上冊《U7 OUR FUTURE JOBS》教學反思范文09-26
《At the library》外研社英語上冊教學反思08-13
pep四年級的英語上冊教學反思06-22
小學四年級上冊英語的教學反思01-25
英語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4-10
外研社英語五上冊教學反思范文08-10
小學四年級上冊英語教學反思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