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范文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科普性的說明文,語言既精練有優美,還極具邏輯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1
12月5日越秀區四年級新教師培訓暨四語中心組教研在我校展開,我作為四年級新教師接受了這次教學實踐的檢閱。準備的課程是之前迎接市檢的《飛向藍天的恐龍》。上課的班級是張主任的班。異班教學,也有別趣。
整個教學過程是較為順暢的,尤其是我那從容不迫的心態,我時刻在察覺自己內心的變化,終于沒有捕捉到一絲慌亂的情緒,不禁為自己喝彩。與學生的互動也是十分自然,毫無顧忌場下還坐著諸多老師,因為我始終覺得一切都要自然而然,這樣才能收放自如。在最后利用思維導圖復述的環節時,有點艱難,因為較少有人能夠完整且流暢地復述,大約是此文他們還沒有讀熟,因為是周六才臨時布置的任務,周一立馬就上,不像我們班,提前好幾天讓他們充分預習,所以在自己班上課時完全沒有遇到這個問題。這個棘手的問題剛好是臨近結束,后面還有兩個環節,也是較為耗時的。如果讓他們在小組內復述,時間也是不夠的,頂多走一下過場。一下子沒記起還可以同桌交流。所以請了3位同學,復述的時間,剛好相當于同桌交流后請一位同學復述。不過好歹最后一位同學還是基本能過關。所以還好化險為夷。
上完課后,眾老師幫我評課。她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1、朗讀的形式可以更多樣化,更自然化,與過渡語相連,讓學生自然地順入情境。
2、復述環節可以先交流再指名復述。
3、學生之間的互動要更多一些。
4、重視思維導圖的運用。
5、要強化學生提取關鍵詞的能力。
聽完后我獲益匪淺。不過從中我也發現,每個人對一節好課的要求真的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她們在提各種建議的時候,我雖認同也能接受,但偶爾也覺得有吹毛求疵之嫌,仿佛你不提出點意見來顯得你聽課不認真且水平不夠高一樣……哎,即便名師,也有被人抨擊的地方,何況我等小人物。不過我揚一揚眉,就過去了,因為我終于解放了,終于要和恐龍說再見了。真好,人生就是這樣,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直到完成了死亡,才圓滿結束。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2
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我采取了“質疑課題”的方法,根據課題孩子們提出了許多問題,如:恐龍怎么可能飛向藍天、恐龍是怎樣飛向藍天的……極大地激發出了孩子們閱讀課文,尋求答案的興趣。
另外,教學中我注意了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注重語言實踐。科普說明文的語言有很強的邏輯性,段與段、句與句之間聯系緊密,這種聯系不只是表現在內容上,還表現在語言的形式上。如“則”把兩個分句聯系在一起,再如第四段的三層意思,先說第一中恐龍,再用“數千萬年后”引出恐龍家族,再用“其中”引出一些獵食性恐龍。這里可以很好的'訓練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和抽象性。排列演變的過程正是為了讓學生迅速地把重要信息抽取出來,建立演變過程的框架,分清敘述的層次,從而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千方百計地創設大量的教學情景,讓學生運用習得的說明方法練習說明事物。我利用圖片或影象讓學生說說龐大的恐龍家族和恐龍演變成鳥兒的過程等。通過語言實踐,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活用說明方法,進行內化語言,遷移方法。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這兩只翅膀同時翱翔在科學的天空。
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是為了將來我們不用教學生就能獨立學習獲取知識。因此,在我們教學之前,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要有清醒的認識,你想教會孩子什么?為什么?實際上又教了什么?我們既要在教前有準備,又要在教中有思考,教后有總結。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05-19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05-14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反思 15篇04-23
飛向藍天的恐龍參賽說課稿11-03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通用16篇)03-18
飛向藍天的恐龍教學設計(精選5篇)05-20
課文《飛向藍天的恐龍》教材理解12-11
飛向藍天的恐龍優秀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9
《飛向藍天的恐龍》優秀說課稿(精選5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