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韻歌教學反思

時間:2021-09-23 14:14:24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對韻歌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對韻歌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韻歌教學反思

  對韻歌教學反思 篇1

  《對韻歌》取材于少兒啟蒙讀物《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形式對稱,讀上去朗朗上口,十分適合在一年級新入學不久進行教學。《對韻歌》選擇的內容大多是孩子們熟悉的動植物和自然現象,所以教學的重難點主要是讓孩子們學習對韻歌的聲韻格律,培養語感,為孩子今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我對《對韻歌》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鞏固象形字,生字巧記憶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應以識字寫字為主,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不僅要結合圖文、聯系生活識字,更要教會學生有效的方法進行自主識字。經過上節課識字4《日月水火》的學習,學生對象形字已經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我由上節課的師講為主轉變為本節課的的生交流為主。首先,我先讓小朋友們圈畫出不認識的字,每個人圈畫出的不太一樣,有的學生多有的學生少。對于學生們不認識的字我采用交流的方式,請認識的小朋友談談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孩子的想象力豐富,思維方式相近,有時大人們的想法不一定就符合孩子的認知。在本節課中,我覺得有些孩子的方法是及其好的。

  比如說到“雨”字,翁雨萱小朋友就高舉小手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記憶方法,她說“雨”字下面像兩扇窗戶,四點就像是小雨點。經過翁雨萱小朋友的生動解釋,一副“賞雨圖”已出現在我眼前,我想孩子們一定是,這個字小朋友們一定會牢牢記在記住的。讓學生自主識字,不僅能避免枯燥,而且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一舉多得。

  二、誦讀多形式,熟練巧背誦

  因為《對韻歌》是以對對子的小韻文出現的,讀來瑯瑯上口。我就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指名讀——齊讀——男女生比賽讀——拍手讀等等方式,這種扎實有效的朗讀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讀書、一次次交流中落實到具體的語言文字上,使學生既學習了語文知識,又發展了語文能力。最后在學生們熟讀的基礎上再采用多種形式的背誦:齊背——指名背——同桌互背——男女生賽背——拍手背等等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達到熟練背誦的目的。這樣多種多樣的讀和背,能使學生在快樂中識字學習,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融入趣味性,游戲巧安排

  一節課交流熱烈、形式多樣,學生個個學得開開心心,效果究竟如何,要待檢驗方知。首先,我和孩子們玩了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師說“云對——”,生接“雨”接著大家一起說“云對雨”。這樣的活動,不僅鞏固了對兒歌的背誦,然且也將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觀念很好的落實到游戲中。此外“摘南瓜”也是孩子愛玩的游戲,只有將南瓜上的字讀準確才能將南瓜摘下,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很高,躍躍欲試,學生既鞏固了生字,又調整了學習狀態。在鞏固檢驗環節,低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已達到極限,通過這樣有趣的師生互動,不僅鞏固了學生的韻文背誦,而且也有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不足之處

  本節課基本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但我仍有一點遺憾。在識字教學環節我用了十分鐘左右,但是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原因有兩點,一是我在跟孩子們講蟲字的結構的時候讓孩子們說寫這個字的時候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孩子們說完以后我沒有再次強調,導致書寫的時候有些同學記住這一點忘了另外一點。二是我找了兩個同學的字在展臺上展示過以后,只讓孩子們評價了一下,并沒有讓他們再次修改,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讓孩子們再次地修改,所以蟲字的寫法沒有得到及時的鞏固。

  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是一個必要的過程,時常的反思也能帶來進步。

  對韻歌教學反思 篇2

  9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我們xx區教研室一年級教學中心活動小組。

  第一次活動,聆聽了由xx區實驗小學黃xx老師執教的《對韻歌》一課,深受觸動和啟發。

  語文教學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馳騁學生的想象力,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對于《對韻歌》這節讀起朗朗上口的韻文來說,如何讓學生快樂認讀生字,達到激發學習對對子小韻文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黃老師就是緊緊抓住本課重難點實施教學的,從她的課中我們可以看到她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教材分析深入,目標確定精準。

  《對韻歌》是摘取《聲律起蒙》中的內容,圍繞春夏秋冬,編成符合兒童特點的、且含適當生字的韻文。句式整齊,合轍押韻,瑯瑯上口,背誦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結合,便于兒童理解,易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本課中的生字大部分學生都會認讀,因此,老師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放在教會學生利用生活進行識字,激發學生結合生活識字的興趣。對于韻文,

  學生要能夠在讀的基礎上,了解韻文帶給學生對大自然的生態意識。

  二、由事物引出對韻,集中結合生活巧識字

  認真分析《對韻歌》這篇課文,我們不難發現,這首兒歌的背后是自然規律的滲透,將自然——識字——韻語很巧妙的結合在一起。為此,老師結合學生特點,將這三者用生動的語言進行串聯,調動起學生的注意力。這也在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們感覺到,字可以組詞,詞和詞組成句子,許多相關的句子,用這樣的方式,突破本課的重點,引出集中識字,讓學生對生字也有了整體的感知。

  三、鞏固象形字,前后巧連結。

  在本課需要認讀的生字中,雨、鳥、山,這三個生字都是象形字。老師充分考慮本單元識字認讀之間的關連,對這三個字的認讀上,黃老師利用動畫演變字形的形式讓學生直觀看到了漢字的造字方法的奇妙,利用象形字的識字方法進行識字,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達到利用象形字進行識字的鞏固。

  四、誦讀多形式,熟讀巧背誦

  “學習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這個目標,是教學難點,而且對于這首對韻歌,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背誦下來,就需要老師的多種形式,讓學生產生對韻文的興趣,掌握韻文的節奏,達到熟能成誦。本課中,老師采用范讀、領讀、指讀、分組讀、接龍讀等多種形式,重復而不機械,讓學生讀出興趣,讀出節奏。

  仔細斟酌,我認為此節課不足之處在于:

  一、沒有做到生活巧識字,認讀帶閱讀

  生活中在看電視,看書,廣告等經常會在孩子身邊出現,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字達到識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途徑。那么激發學生利用生活進行識字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們本課的重點。而后面語文園地里的“親子閱讀”“快樂讀書吧”的建立都可以在這里做好鋪墊。本課中,如果老師有意引導學生通過生活中認識的字,利用學生非常喜歡讀繪本的特點,老師出示一些繪本書名,讓學生大聲讀出來,并圈畫出本課需用認讀并且書名里有的生字。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其實生字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多認多讀,就會掌握更多的生字。

  二、識字游戲較少,鞏固性不強。

  一年級的課堂中,利用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許多老師都會用到的,在這節課中,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也要用在游戲中。本課中,老師如果設計了“讀生字,摘蘋果”“找朋友”的游戲。學生只有讀準“蘋果”上的字,才能將桃子拿到手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認識了生字,又調整了自己的聽課狀態。這是識字的過程,然后再讓學生起來動一動——拿著自己的卡片,大聲對著全班說“云對……”,有雨這張卡片的同學,立刻起立,大聲說“雨”。兩個人再一起說“云對雨”。這樣的活動,除了讓學生認生字,讀生字,找生字,還培養了學生大聲朗讀和與同學互動的人際交往能力,更好的鞏固了對兒歌的背誦。

  總之,綜觀這節課,黃老師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用直觀形象的動畫畫面及生動語言,創設有序又輕松的學習情境,教學環節清晰,趣味性強,環環相扣,環環不離識字,不離朗讀,突出了教學重難點,特別是她利用課間律動編對子的精彩片段起了畫龍點睛之筆,尤為值得我們借鑒。

  對韻歌教學反思 篇3

  談到教學質量,我們總是把注意力放到課堂教學上,并且十分強調課堂教學效率,強調用好用活課堂的45分鐘。但是,教學絕不是一個孤零零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學生不斷的配合中成長。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反思,作業布置,學生輔導。這才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

  課前兩問:

  一是我用什么教學方法達到我想達到的教學目標?

  二是我為什么認為這些方法能夠達到這些目標?

  在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對韻歌》這一課中,韻律性強,我準備以講授法和互動游戲法來達到比如課文的背誦,7個生字會寫。基本筆畫會描。因為低年齡段的孩子對于課堂積極性需要老師的激發和引導。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游戲導入的方式,多多互動,加強孩子的專注力。通過聽讀,看圖想象等方法。

  課堂教學兩問:

  一是我在教學中發現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什么問題?

  二是這些問題對我們的教學意味著什么?

  低年級的孩子記憶力比較好,對于課文內容的背誦還是比較迅速的。主要是開始寫生字的時候,比如書寫姿勢不端正,字寫得不好看;一些難寫的生字容易記不清筆畫順序。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找不同方法讓孩子加深印象。

  課后反思兩問:

  一是我的課堂教學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我的教學目標?

  二是我的教學目標是否需要一些調整?

  作業布置兩問:

  一是作業布置是否兼顧到了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

  二是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如何解決?

  學生輔導兩問:

  一是對不同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不同問題是否清楚?

  二是輔導學生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一堂課雖然上完了,但是這堂課是否上的出彩?比如可不可以在孩子會背誦的情況下多做一些拓展,可以有些多的韻律性較強的韻文,加強了孩子的知識儲備量。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作業不需要布置特別多,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4遍。要兼顧到每個不同學習能力的孩子。對于個別學生進行單獨輔導時,可以先讓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互相教授,形成主動學習的狀態。

【對韻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對韻歌》聽課記錄及反思09-16

《對韻歌》課件設計05-02

新教材《對韻歌》教學設計12-23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對韻歌教學反思12-25

《拍手歌》教學反思01-13

《鄉愁四韻》語文教學反思10-26

新中國的歌教學反思12-16

王安憶長恨歌教學反思11-02

《長恨歌》教學反思范文11-20

長恨歌的教學反思10-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站zyz | 亚洲人在线视频 | 五月天综合久久久 |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 | 中文字幕免费大全日本一片 |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