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蒲公英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金色的蒲公英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這節課值得我們大家都讀讀,蒲公英和玫瑰的品種不同,但是都以其自己獨特的美帶給人們快樂,學生何嘗不是呢?公主人人喜歡,優等生每個老師都待見,但不會所有的學生都能成為公主。學生素質不同,能力也不一樣,為什么要把他們按統一的標準來塑造呢?作為老師,不能總看到他們的缺點,不能做揠苗助長的事,,更不能拿別人的缺點和其他人的優點做比較,樹立每個學生都是好學生的的觀念,因為他們個性的不同,世界才會豐富多彩。
講完《金色的蒲公英》我也有很多感悟。是啊!“花有玫瑰和蒲公英等不同品種,像一出戲劇,演員有公主和敘述者等不同的角色;每種花都以自己的美帶給人們快樂,公主和敘述者雖角色不同,但同樣都能給人帶來藝術享受。
我想,面對學生也是這樣,公主當然人見人愛,但我們不能將所有的學生都按照公主的標準來塑造。學生的天性,像自然界的水,可能是涓涓細流,也可能是滔滔洪水。漓江以它的平靜美舉世聞名,而黃河則以它的壯觀美蜚聲于世。作為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面對問題學生我們切不可提過高的要求,更不能拿他們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來比。聰明的教育著看學生要學會帶上顯微鏡,盡量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彰顯學生的個性。世界因有了五彩繽紛的花,而變得絢麗多姿;因有了個性不同的學生,世界因此變得豐富多彩。
在教學完本課(第一課時)后,感想頗深,值得冷靜反思。在反思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反思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一、成功之處
1、以讀為本讀書,就是要注重讀。教學必須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學習,在讀中感悟,這是中年級語文教學尤其要遵循的教學規律。有了課前的朗讀預習和課堂上老師提供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使各個教學環節才能在學生踴躍的舉手氛圍中順利結束,一切都顯得那么入情入理。
2、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教學的側重點有了明顯的改變。對理解文本的方法還缺少一定的積累,這就需要老師逐步引導,滲透。在整體感知課文后我組織學生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當學生出現語言不夠簡練,抓不住要點的時候,我通過出示課文內容填空的的'練習題,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再結合老師的提示自然段的意思理清文章脈絡,這樣的教學,既能讓學生有目的地讀書,又鍛煉了學生的概括能力,一舉兩得。在后面了解故事發展的開端——發展——結果三個層次的環節上,我沒有花很多的時間,學生就很快理清了課文的脈絡,自然而然的過渡到了下一個環節,可謂順理成章。
二、疑惑與遺憾
1、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教學的側重點有了明顯的改變。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生字,理解生字,掌握生字?成了我教學中新的困擾。
2、寫字的指導未能落實學生能寫出一手好的鋼筆字,離不開老師日積月累的諄諄教導。新課的教學不能遺漏了對寫字教學的科學指導。而在這一課時中力求面面俱到,結果導致前松后緊,指導寫字未能落到實處。
3、字詞花費時間較多,但缺少朗讀指導,教學實效性不強。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帶有回憶性質的敘事性散文。文章中心講述了媽媽用一株蒲公英開導我,讓我認真準備,演好次要角色的故事,說明無論從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會取得成功,就會像蒲公英一樣美麗。
從文章結構上講,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為線索,將媽媽對“我”的愛這一“的情感線”連綴起來,根據這一線索文章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講了每天中午“我”都和媽媽一起度過;第二部分是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寫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精心準備臺詞,但由于登臺時忘了詞,被老師更換了角色,內心很痛苦。媽媽用一株蒲公英來開導“我”,使“我”受到啟發;第三部分是第十二自然段到第十四自然段,寫“我”認真準備角色,演出獲得成功;第四部分是第十五自然段,寫“我”珍藏著枯萎的蒲公英,那是媽媽送給“我”最好的禮物。
金色的蒲公英是一篇帶有回憶性質的敘事性散文。在教學中,路邊普通的普通的蒲公英開始引入課文,如果在平時,學生可能沒注意過路邊普通的蒲公英,未能欣賞過它的美麗,課件出示,讓學生仔細、認真的觀察,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體會母親的用情至深。在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體會本文的主題------媽媽的愛,教學時注重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從文章語言上講,細致入微、如述家常的語言特點使得媽媽的形象在這篇文章中顯得特別鮮活而生動,令人欽佩,她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機械的說教,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而像和風細雨潤物無聲,充滿著智慧和溫馨。還通過“嚴肅、鼓勵、不厭其煩、欣慰、意味深長”等詞語,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誘的親情。
在課文總結時,還應該適當的滲透寫作方法。從文章寫作特點上講,媽媽教育女兒采取的方式是借物喻人式的,而這篇文章以“金色的蒲公英”為題,也有著借事喻理的意圖。作者正是要通過介紹自己的親身經歷,將這一人生哲理與讀者分享。
【金色的蒲公英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蒲公英》教學反思05-03
《蒲公英》 教學反思06-07
《蒲公英的夢》教學反思05-06
金色花教學反思12-27
《蒲公英》教學反思(15篇)04-10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學反思8篇01-13
《蒲公英》的教學資料07-30
課文《蒲公英》的教后反思12-18
小學六年級《金色的腳印》教學反思12-16
《金色的腳印》教學設計(15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