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認識圓柱》的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認識圓柱》的教學反思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講課前一天,我把我的教學設計思路和同組的老師進行了交流,達成共識。晚上,按照習慣,我一邊看教學設計稿一邊想象課堂上學生會產生怎樣的反應,思過來想過去,越看越覺得教學設計太死板,于是我想到了省教科所崔海江老師講座時說到:“對于幾何圖形的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先讓學生知道幾何圖形上有什么?然后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特點﹚?……”聯系我要講的《圓柱的認識和側面積》一課,同是幾何圖形的教學,運用以上教學流程行不行?這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臨時調整教學思路可能會很倉促,萬一講砸了怎么辦?還是按白天想好的思路講吧,畢竟有前兩位教師的基礎,得失擺在眼前,就算講不精彩,也不會糟糕到哪里。
一、成功之處
現在講課結束,有得有失。成功的地方來源于教師課前充分備課,對教材理解比較到位,課堂上尊重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交流,對于學生的不同見解能耐心誠懇的傾聽﹑鼓勵,教師的這些做法感染著每一位學生,消除了學生對新教師的陌生感,拉近了師生距離,課堂氣氛輕松活躍。
二、不足之處
不足之處來源于教師臨時更改教學設計,課堂預設不夠充分,對于課堂生成把握不到位,導致教學重點不突出,教學任務沒有完成。另外,對于我組的.研修主題——教師的課堂評價語對激發學生主動性,這方面做的還有欠缺,教師的課堂評價語不夠豐富,還需繼續研究。
三、改進措施
就這樣,大腦里一直有兩個小人兒在斗爭。就在不定時,我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在國培中心一位位專家傳授的教學理念,在影子學校聽課研討的感受,再一次明晰了數學課堂不能只是傳授知識,而是要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引領孩子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想到這些我堅定了想法︰即使不成功也要試一試。
一節課結束了,雖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但是通過這次課例研修,特別是自己親自執教課堂,帶給我的收獲很多很多:教學理念需更新,課堂執教能力需提高,前路漫漫,任重而道遠。
【六年級《認識圓柱》的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04-08
圓柱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04-08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04-18
認識水果教學反思范文12-23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5-09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4-18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15篇04-13
圓柱的體積教學反思15篇03-28
《線的認識》教學反思04-24
乘法的認識教學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