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五年級數學下冊《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通用3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下冊《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通用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數學下冊《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1
《包裝的學問》是北師大版數學第十冊綜合實踐內容之一,它是在學生掌握了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體、長方體的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反思整個課堂,我努力創設情境,積極組織引導,取得了優良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本節課,我創設了“幫助淘氣包裝送給舅媽、舅舅、外婆、外公的禮物”的情境貫穿課的`始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入手,提出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二、層層遞進,提升探究深度
本課從包裝1個長方體引入復習舊知,揭示課題;到包裝2個、3個、4個相同的長方體探究新知,從而逐漸完整最節約包裝紙的包裝方案(不僅要考慮重疊最大的面,還要考慮重疊最多的面才能減少最多的面積,從而減少包裝面積,節約包裝紙)。各環節之間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學生的學習不止停留在淺層次,而是不斷迎接著新的挑戰。他們被數學自身的魅力所吸引,參與其中,樂在其中,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自主參與,開放探究空間
“自由是創新的源泉。”只有具備了充裕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才有基本保障。為了保證探究的實效,而不是走過場;為了不把學生當“操作工”,而是真真正正的“探究者”。我充分開放課堂,讓學生去猜想,并自己想辦法驗證猜想,主動去獲取、發現、鞏固、深化知識。
特別是在最后一個環節——包裝4個蘆筍茶盒子時,我更是大膽地把課堂的空間讓給學生,讓持不同包裝方案的同學展開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取長補短,不斷形成共知,課堂達到了另一高潮。老師在此時只在關鍵處加以點撥或指導,起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學生也在這一過程中鞏固認知,發展思維,體驗成功,培養了樂趣。
當然,本節課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如:激勵性評價單一等,有待今后繼續改進。
五年級數學下冊《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2
本課通過引領學生有意識的觀察商品包裝上的信息,分析整理,獲取一些有價值的內容,從而幫助他們有效識別商品信息,有效抵制偽劣商品,用知識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以學生直接參與的交流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學習知識。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互相合作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自主學習的主人。
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老師因勢利利導,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討論與交流,既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又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探究性;使學生既得到感性的認識,又做到理性的思考。如在第三個環節中,買到不合適的商品該怎么辦呢?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后交流怎樣做更合適。此環節的設置,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二、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
在第二個環節小組交流活動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交流話題,既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共享資源,了解更多的商品知識。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展示學生能力。
在學生匯報成果階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匯報:如采用你問我答的形式匯報食品包裝信息,采用快板書的形式把藥品的.包裝信息與快板書結合起來學生很感興趣。不僅學習到了只是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四、注重知識的課外延伸,打破課堂壁壘,將活動延伸到課外,激勵學生在廣闊的社會課堂中合作探究、自主嘗試。
因為一堂綜合課的結束,僅僅是學生社會生活的開始。所以在買到不合適的商品怎么辦這個環節結束時,我留給了學生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的網址,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消費知識。同時,在本課結束時,還提示學生用本節課學到的購物知識購物,并跟同學交流感受。使學生學以致用,真正實現綜合活動課的實踐性。
五年級數學下冊《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3
這節課的主要亮點:
1、大膽地對教材進行了取舍。這一課的內容很多,包括課前準備、課中的觀察討論、課后的實踐等等。教師不可能將包裝袋上的'學問全部講透、講完,教師能夠根據生活中的需要與年齡特征作出取舍,真正構建面向學生生活的、回歸學生現實生活的開放的課堂,將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充分利用。
2、關注課程內容的綜合性、開放性、注重討論研究,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周老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重點探究了包裝袋上的商標、配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因為這對于學生生活引導是十分必要的,教師通過設計“鑒別食品包裝袋活動”,引發生活情境問題,讓學生置身其中,去判斷、去選擇……加深學生的體驗,將做一個聰明消費者的教育潛移默化。
3、關注學生的生活和體驗,讓課堂貼近生活。努力從學生的現實世界中,尋找教育教學最合適的切口和教育點,探尋教育的源頭活水,從生活中來、實踐中來、社會中來,最后指導學生更好地回到生活中、實踐中、社會中,回到生活的本原中去。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教學應變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在時間的把握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此方面應該加強。
【五年級數學下冊《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02-19
《包裝的學問》教學反思02-28
五年級數學下冊《包裝的學問》教學設計04-29
五年級數學下冊《包裝的學問》教學設計(精選10篇)08-19
《包裝袋上的學問》教學反思08-16
五年級數學下冊《包裝的學問》教學設計(通用10篇)05-26
包裝學問教學設計11-28
五年級《包裝學問》教學設計07-28
包裝中的學問教學設計優秀11-01
包裝學問教學設計13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