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反思

時間:2021-04-06 15:00:55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職業中專語文老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如何應對呢?本文就此發表一些個人的思考和看法。

  一、新課程要求我們須有新的教材觀。教師要大膽地創新地改“教教材”為“用教材教”。

  從職業中專語文教材看,雖幾經改革,但大部分還是從陳舊的高中教材中選取一些篇目,與專業知識聯系不緊密,為專業服務的功能不強,缺乏職業教育特色。從教材形式看,重閱讀輕說寫。當今信息時代,要求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越來越高,“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已成為社會對現代人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這樣的教材顯然缺少時代感和現代氣息。

  而新課程標準更強調學生自身的體驗,強調在學習過程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一堂好的課不應該只是教會學生什么,還應千方百計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教師要藝術性控制自己“啟”和“引”的度。這就要求我們平時授課除了傳授必要的基礎知識外,還須搜集與專業相關又能體現出語文學習的知識與技能特點的文章補充進教材,讓學生閱讀,互相滲透。這樣既可增加信息量,又可保證顯示基本語文素質的培養,充分體現人文精神、人本思想。如在講了舒乙的《夢和淚》后,可適當延伸講解冰心的散文《笑》,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把握冰心“愛”的哲學的含義,領會冰心老人的“可愛”之處,培養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在講楊振寧的《鄧稼先》時,可緊緊抓住“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這句話,拓深講解中國文人幾千年固有的一脈相傳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文精神,通過講解杜甫、諸葛亮、蘇軾等著名文人的人生追求與命運,使學生進一步領會鄧家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無私奉獻精神,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使命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另外,我們還可以對原有教材的某些單元作整體修改與調整,甚至重編,以推進符合當地實際的、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設。

  二、新課程要求我們有新的教學觀。在教學中,我們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充分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賴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是學習的主體,是責權主體。

  由于過去職業中專語文考核機制的僵化落后,使部分教師習慣“講清”、“講透”,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很小。“滿堂灌”讓學生總是處在一種被動與消極的地位,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壓抑。教師把該講的都講了,把應該傳授的都告訴了學生,實際上是代替了學生去思考問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能力。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知識的過程,而且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暴露學生產生各種疑問、困難和矛盾的過程,是展示學生發展聰明才智、形成獨特個性與創新成果的過程。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為目標,努力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有靈魂的學科認知結構的過程,成為學生探索新知經歷和獲得新知體驗的過程,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生長、學會發展、學會創造的過程。

  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真誠地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努力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讓學生品味學習成功的喜悅;努力完善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展現個人魅力。具體做法如下:

  1、努力提高自身素養,注意隱形課程的作用,盡力以蓬勃向上的、人文情懷的隱形課程去熏陶、感化學生。要想叫學生喜歡語文,教師首先必須是語文的愛好者,并有著較為扎實的語文功底和寬厚的文化積淀,只有這樣,才可能“厚積而薄發”,才可能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為此,我特別注重理論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努力以美的教學語言去感染學生,注重平時和學生交談時的語言美。和學生談話間,我經常會興致勃勃地說:“我送你一句話!”“我想起一句詩!”學生顯然對這些名言、古詩是非常感興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們也逐漸開始積累名句,不知不覺地走進了語文大世界。

  2、為學生創設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我注重運用投影、錄像、音響、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媒體,使原本單一的教學手段變得多樣、生動,使課堂由“黑白、平面”變得“彩色、立體”,使課堂成五光十色、富有張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場,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樂”語文。

  3、加強課堂與生活的聯系。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來自因特網、電視、圖書,以及高素質的家庭等途徑,沖擊著課堂教學這一學習途徑。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渠道多樣化了。作為語文教師,應力求將信息素養的培育融入有機聯系著的教材、認知工具、網絡以及各種學習與教學資源的開發之中,以形成人對信息的需求,培養查找、評估、有效利用、傳達和創造具有各種表現形式信息的能力。

  三、新課程要求我們須有新的評價觀。新課程的培養目標變了,教材功能變了,教學模式、學習方式變了,與此緊密相連的是評價方式的變革。

  過去職業中專對學生語文學業的評價主要集中在讀的能力的評價上,而對于職業學校學生來說更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聽說能力的培養被拋在一邊,尤其讓人痛心的是書寫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老師發現在任何形式的統考統批中,由于作文閱卷量大,有的老師批改作文相當馬虎,好文章和差文章的得分相差無幾,這樣極大地影響了平時十分重視寫作教學的老師的積極性。至于學生的文化修養、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數更是沒有被提到應有的位置上,有的甚至完全被排除在語文學業評價的視野之外。

  當前就職業學校的學生來看,語文學業評價尤其要重視語文運用能力的評價,重視語文發展水平的評定,做到定量與定性、客觀與主觀、筆試與口試相結合,堅持態度情感與知識能力并重。此外,要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習慣、閱讀量、習作量、口語交際能力、自學能力和參加各種語文活動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這一直是廣大師生關注的重點,筆者不再贅說。

  2、書面表達。要著重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要求書寫規范并有一定速度。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要進一步提高謀篇布局的能力,能寫一般的記敘文和議論文,文章中心明確,思路清晰,選材得當,靈活運用表達方式,做到主題明確,語言簡明,格式正確。

  3、口語交際。能用比較標準的普通話進行交流,學會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聽清話語內容,聽出言外之意,領會說話意圖,體會感情-色彩,能注意對象和場合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能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綜合能力。要有健康的審美情趣,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經常閱讀課外書籍,初步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并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探究性學習,能自主選擇恰當的課題,制定研究計劃,,運用調查、提問、討論、查找資料、網上檢索等多種方式,進行研討,形成成果,并通過文字、圖片等形式展示出來。對某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可讓他們適當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并能夠在競賽中取得一定成績。

【職業中專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反思05-09

語文期末教學反思05-08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03-30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03-15

語文復習教學反思05-06

語文雷雨教學反思03-15

語文《觀潮》教學反思11-15

初一語文教學反思_語文教學反思02-25

語文單元復習教學反思08-17

語文園地五教學反思05-0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小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 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 | 中文字幕在线观一二三区 | 日本区一视频区二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