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加減法的估算》教學反思范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加減法的估算》教學反思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加減法的估算》教學反思1
估算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基本技能、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較好載體。二年級教材中估算內容的編入,體現了新的課改理念,也給我們教師提供了新的研究內容。我在設計本節課時注重了生活情景的創設,努力體現數學學科特色。總的來說,本節課教學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注重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
我在出示課題、引入問題、展開討論、進行猜想等環節上,都創設了不同的、具體的生活情景,有猜健身房器材的價格,有買運動會用品款的估算等。這些情景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富于校園文化底蘊,顯得自然貼切,使學生輕松自然地進入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究,去積極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去爭著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二、體現估算學法的多樣化、個性化。
我在教學中發掘和鼓勵估算方法的多樣化,估算形式的個性化。如:分別估算排球、跳繩、羽毛球拍價格;三種物品價格先加起來再估算;用口算估算;用心算估算;用筆算估算等等。充分體現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學法理解數學、運用數學。
三、發展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我在實施運動會前買體育用品、統計參賽人數、安排啦啦隊員,運動會后就餐、劃船這些教學環節時,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分析比較、合理估算,從而細雨潤物般地逐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逐步發展學生愛思考、善表達,積極參與、樂于探究的能力。
二年級《加減法的估算》教學反思2
(一)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重視估算教學
在上“加法估算”這節課前,我查閱了不少資料,估算對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也著十分廣泛的應用。二年級學生雖有近似意識,能把一個兩位數,三位數估成跟它近似的整百,整十數,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對10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簡單的估算,但還未形成估算意識,養成估算習慣,不理解估算的多種策略和方法。所以我大膽的挖掘、開發教材資源,設計了一節典型的“加法估算課”,整個設計流程科學,結構安排合理,學習思維靈活,積極性高,興趣濃。
(二)結合具體情境,培養估算意識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始終把握住“估算來自于生活”這一認知目標,設計了“笑笑和媽媽一起到超市購物”,“小鬼當家”等情景,將估算教學置于解決問題的大背景下,讓學生分析問題,選擇合適的策略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自覺地把計算和實際問題情境聯系起來,理解為什么要計算,什么時候要用到估算,從而感受估算的意義,培養估算意識。
(三)鼓勵估算方法多樣化,重視交流、解釋估算過程
由于學生對于相關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及思維方式、水平不同,在估算中方法會多種多樣。在課堂上,我積極鼓勵學生估算方法多樣化,讓學生充分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進學生進行比較和優化。
(四)利用估算提高精算質量,形成自我監控的學習品質
把估算和精算有機結合,促進精算的正確率。讓學生在精算前運用估算對結果進行預測,計算后要求學生運用估算對結果進行驗證。這樣學生在運用估算時體會到估算的數學價值,相信估算是有用的,如果長時間堅持在計算前估算,學生肯定會償到估算的“甜頭”,就會將估算內化為一種自覺的意識。
(五)估算是一節很難上的內容,靈活度強,學生思維開闊,從本節課的學生表現也可以看出,學生的表現不是太好把握,教師點撥、總結不到位。
1、例題的數字給得較多,較難,讓學生算起來不太容易,不利于學生體會估算的意義和方法。
2、在設計的“二次反思,提升認識”,你對剛才自己的估算結果做一點評價和思考嗎?你比較欣賞哪種估算方法?我點撥和總結的不到位,就草草收場。沒能讓學生在對自己估算方法的自我剖析中,發現各種方法的優勢和不足,在體驗中把方法優化。
3、四舍五入到哪一位等細節性的問題?講的不夠明晰,清楚。
總之,通過這節估算課教學,給自己、給學生,都很多的收獲、很大的啟發,是個大膽的嘗試,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多重視估算教學,以提高學生估算能力,培養數學涵養。
二年級《加減法的估算》教學反思3
《加減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教材在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教學中安排了“加減法的估算”這節內容,這是小學生估算學習的開始。
筆算、口算、心算和估算是小學生計算的幾種主要方式,從計算結果的角度來看,筆算、口算、心算可歸入精確計算,而估算則可看作是一種近似計算方法。估算是對事物的數量或計算的結果做出粗略的推斷或預測的過程,也是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比較注重學生筆算、口算能力的培養,對估算的要求較低。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又離不開估算,比如:從家到市場估計有1千米,步行上學估計要用15分鐘;帶了20元錢去買菜,估計只能買一斤豬肉和2斤白菜19+32經估算知結果應是50左右……所以《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并能解釋估算的過程”。
我思考這個內容時,是反復考慮要不要講“四舍五入”法;要不要講“約等號”;估算如何用算式來表示。因為人教版二上首次出現估算專項學習內容“加減法的估算”,但近似數的概念、約等號還沒出現,只要求用語言敘述估算的過程。《標準》提出了加強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學段要讓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在一年級上、下冊教材的相關內容中,已經進行了估計和估算的滲透,在這一冊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現估算的教學內容,但還沒有出現約等號。這塊知識講到什么程度,很難把握。后來我反復學習了教參,又請教了幾位老師,老師們說在考試中會涉及估算并且要寫過程,所以我教給學生書寫格式和“約等于號”的寫法,“四舍五入”法沒有講,因為只要學生會把題中的數轉化成與之接近的整十數就可以啦,出現個別問題再個別解決。
在進行練習時又碰到了一個難題。練習六第一題“先估算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數比80大”這里有兩個指令,先估算,再比較。我是這樣處理的:我先讓學生寫出估算的過程,來鞏固估算的`方法,但是解決第二個問題,又不能只看估算的結果,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只能讓學生把精確計算的過程也寫出來,來幫助解決第二個問題。
二年級《加減法的估算》教學反思4
教學設計是教師為了支持學生的學習,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而有目的地進行創設的,我在“加減法的估算”這節課的教學中,進行了多次設計,尤其是在導入環節的設計處理上,收獲較大。
加減法的估算這節課,從課的設計開始,我力求體現課改精神,重視估算,培養估算意識,是《標準》在計算方面強調的內容,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設計了幾個不同的方案,從學生喜歡生活情境入手。第一個方案,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們創設了學校開展環境保護活動,三年級的學生了解到礦泉水瓶可以回收利用,就收集礦泉水瓶,出示了書上的例題,學生發現數學信息、提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解決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接著進入下一個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感到我的教學組織費勁,課下詢問了幾個學生,發現,接受能力強的孩子學會了,但有部分學生并沒有掌握,問題出現在哪呢?我仔細看了教學設計,回想了課堂的整個過程,是不是問題出現在這——我重視了情景的創設,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情景,但是學生的學習方式過于單一,整節課學生都是一種學習方式,孩子會厭倦的。剛開始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很高,但課進行了20分鐘后,有一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已經不集中了。
再者,創設情景,這種情景是孩子喜歡的嗎?在這節課中,對于學生評價也非常的少,評價的適時、到位是非常必要的。想到了這種情況,我改進了教學設計,在另一個班上了這節課,這次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考慮到學生對書上的主題圖形創設的情景不感興趣,課一開始,估數游戲導入,游戲的形式開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被調動了起來,估數游戲也不是單純的做游戲,游戲內容為新課引入做了良好的鋪墊。接下來,以談話的形式詢問學生是怎樣來上學的,學生一聽和自己有關,發言積極性異常高漲,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習的興趣很濃,下面環節看書——收集礦泉水瓶——植樹,幾個不同的形式學生很高興的在學習、活動,對于植樹這一環節,我設計了自選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己選題,解決。這種方式學生是非常喜歡的,但是在課后小結時,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知道有哪些地方運用了估算,學生說不出,培養學生估算意識,并用于生活中,如果只會做題,不會運用于生活,那么這部分的教學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是和課改倡導的相違背的。這節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都比第一次好,解決問題也比較熟練,問題出現在哪呢?我又一次回憶了教學過程和教學設計,原因是不是出現在這兒——整節課我為學生提供的學習素材有關生活中的就很少。
我嘗試設計了第三種方案,結合情景估算,以植樹活動為主線,設計了相關內容,乘車——植樹——澆水——水果——農民種菜,將活動串成串,給學生自己選擇的權利,引出以拍皮球等一系列生活中有關估算的知識,增加了趣味性,將學生的思維和課堂外的情景聯系起來,充分挖掘了學生想象。同時一節課三種不同的設計,三種不同的效果,一次又一次的改進,可以說,考慮到學生的越來越多了。通過不斷的反思,一次又一次的深切體會了課改的含義,體會到了什么樣的課是讓我滿意、讓學生滿意的課。
【二年級《加減法的估算》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案例估算分析與教學反思03-18
《乘法估算》的教學設計03-31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03-04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15篇03-04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教學課件09-12
《小數的加減法》數學教學設計03-03
數學二年級的教學反思范文04-17
祁黃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