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和毫米教學反思

時間:2020-12-22 12:56:4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分米和毫米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米和毫米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米和毫米教學反思范文

  “認識分米和毫米”是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是在實際活動中讓學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長度表象;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了解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在實際生活中提高估測能力;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在課堂中,我力求能體現以下幾點

  1、讓學生感受到毫米和分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產生的必要性。

  教學長度單位時首先要引出單位。我就從我們已經認識的兩個長度單位入手,先讓學生回顧米和厘米兩個長度單位,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利于學生新知的掌握。然后提出如果要量一枚硬幣的厚度,還能用這兩個長度單位嗎?在學生原有認知背景和新的認知沖突中引出毫米,使學生產生比較清晰、深刻的第一印象,既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又讓學生初步感受毫米與已認識的米、厘米之間的關系。發現不到1厘米,那就需要學習更小的長度單位——毫米。通過以舊引新,激活了學生的知識儲備,激發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2、設計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會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確的概念。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長,單憑聽講接受是不夠的,一個長度單位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有效的環節,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地感受,逐步地強化。通過讓學生認一認、找一找、量一量、畫一畫等一系列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幫助學生比較清晰地建立了對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3、從學生相對熟悉的毫米入手,通過結構化地認識毫米,遷移到分米的認識。

  在最初設計這節課時,我認為學生其實已經認識了厘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具備了一些測量的基本方法。這節課是否可以改變一下傳統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嘗試學習新的單位。教材是是先認識分米,再認識毫米。我覺得相對于分米,毫米可能學生接觸地更多,因此我從毫米入手,先認識毫米,通過認一認、找一找、量一量、、畫一畫這一系列的活動,形成結構。再遷移到分米,讓學生經歷一個用結構的過程。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通過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方式參與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經歷對分米、毫米地初步認識。

  4、重視用手勢比劃1分米和1毫米,提高估測能力。

  用手勢表示長度單位,是建立相關概念的重要活動。概念是反映對象本質特征的思維形式。把直尺上的、物體長度上的共同特征——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來,用手勢比劃這樣的動作拉動了思維,形成了概念。先提供一定的參照物分米管和硬幣來具體地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長度,接著經歷“比劃——在尺上驗證——修正比劃——再驗證”的過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漸做到盡可能地準確。另外,估測能力既是生活實用的能力,也是建立分米意義的重要手段。學生掌握了用手勢比劃1分米、1毫米后,就好像隨身帶了一把尺,便于他們隨時進行估測。讓學生先依靠工具估一估數學書的長度、課桌的寬度目測手表、鍛帶的長度等,從借助工具到直接估測,逐漸加大難度,使學生一步步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初步培養估計的能力和意識。

【分米和毫米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分米和毫米說課稿11-03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的教學反思(精選9篇)12-25

毫米分米的認識說課稿11-14

三年級《分米和毫米的認識》的數學教學反思(精選9篇)12-23

毫米分米的認識說課稿11篇11-14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范文01-13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范文03-16

《大洲和大洋》教學反思范文12-23

小學三年級數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04-02

《小藍和小黃》教學反思范文12-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色婷婷六月亚洲6月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射 | 伊人网在线观看动态图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