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反思

時間:2021-01-22 19:33:12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反思1

  20xx年4月14日,明光市20xx年小學語文課改培訓會上,我執教的三年級語文觀摩課《“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和全市廣大同仁進行了互動交流,明光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許乃昌、明光市逸夫小學副校長王樹林、明光市城西小學副校長李丙秀、明光市實驗小學教導主任喬勇分別進行了點評,他們高屋建瓴,從不同的角度對這節課進行肯定,同進也中肯地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一些很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我將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一、點滴成功

  1、采取了板塊式教學,教學模式符合新課程理念,具體典型示范作用。

  2、課堂氛圍民主、平等、和諧,尊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獨特感受。

  3、善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真正把學習的時間、空間還給了學生。

  4、善于指導學生讀書方法,重視朗讀教學,以讀為主。抓住重點詞句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理解課文內容,體悟情感,明白道理。

  5、教師基本功扎實,主要表現在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準確生動的語言、一手漂亮的粉筆字,簡潔實用的多媒體課件等方面。

  二、缺憾

  1、語言文字訓練還沒有落實到位。

  2、讀書中,應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

  3、導入新課時,學法指導較多,最后沒有對整節課教學進行梳理,結束略顯倉促。如果學完后再對照學法加深理解,以后的學習中,學生對讀書的方法會更容易掌握。

  4、如果適當安排小組交流學習體會,學生參與表達的機會就多了,學習效果會更好。

  三、努力方向

  1、平平淡淡教語文

  2、簡簡單單教語文

  3、扎扎實實教語文

  4、輕輕松松教語文

  四、想說的話

  這是一次小小的成功,又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正如李校所說,我的成功離不開城西小學這塊肥沃的土壤,離不開同伴的互助。今后,我將苦練內功,加強學習、交流、互助,完成自身的專業化成長。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湯姆在不允許釣魚的時間里釣到一條大鱸魚,在爸爸的教育下把它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告訴我們時時處處都要嚴格自律,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規定的道理。

  教學中,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我抓住“去釣魚—釣到魚—放掉魚—永難忘”這條線索,讓學生分部分理解。在學習第二部分時,通過“套上、甩起、拋向”掉魚動作的理解,體會湯姆的技術嫻熟、經驗的豐富,“劃破、沉入、泛起”等動詞讓學生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再加上“湖面泛起一圈圈銀色的漣漪”使得這一段描寫更富詩意。引導學生多讀句子,以便對于詞語的積累。

  教學第三部分時,引導學生感悟湯姆心情變化的原因是因為爸爸說了那句話,而爸爸之前“投來贊賞的目光”和現在用低沉的聲音說“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又是為什么?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從而體會爸爸說“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時不容置疑的語氣。又從“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斬釘截鐵的語氣中,認識到爸爸要讓湯姆懂得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遵守社會公德的道理。而讓學生找出表現湯姆心情的詞語時,也能很快地找出“不情愿、慢吞吞、嘆了口氣”等詞語。

  整節課下來,學生掌握得還可以。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很多時候都是我自己在講,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而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應讓他們自主發現問題,然后再來解決,這樣對于課文的理解才會更深刻。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反思3

  想上《“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篇課文已經好長時間了,怎么上呢?因為我覺得就可以抓住“放?”“不放?”來展開一場辯論,最后得到在情與法交鋒的時候,我們應該毫不猶豫的選擇“放!”文章的內容并不難理解,唯一能讓學生困惑的就是為什么10點不允許釣魚,而12點就可以。其實,按照國人的正常思維,這樣的事情是很難理解的,而這種自律恰恰是中國人最缺乏的。我本來想做的,就是在這上面來做文章。

  第二個想做文章的是,除了告訴孩子們我們應當自覺遵守規則,我還向引導孩子們體會沉甸甸的父愛,父親的愛是很難體會的。插入人教版教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們去理解這一點,然后再通過文章中孩子釣得魚時候父親的“欣賞的目光”“微笑”來呼應。但是,由于時間所限,這個環節沒有能做到。

  這里提到了時間的不夠,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初讀環節不到位,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上課的開始,我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對于課題的把握,這里雪柳說到了引號的作用,這一點應該沒有講錯,可能是我表述有問題,同時幫助學生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教給學生概括敘事類文章內容的'方法。第二就是讓學生讀了一遍課文,這個環節在設計的時候就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但因為心中無數,最后還是決定要用。當這兩個環節完成了之后,我出了一身汗,因為已經用去了我17分鐘的時間,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所以,又因為時間不夠,在父子對話這一段,我本來準備了朗讀指導、分角色朗讀、帶有表演性質的朗讀的環節也就匆匆收場了,準備的課件也沒有用上。

  關于默寫,默寫就要反饋,這個道理倒是懂的。只是突然發現這個班上的投影儀跟我班上的不一樣,沒有把握能用起來,加上目前我在我班實施的就是默完了以后放在一旁,課后收上來批改、訂正這樣的方法,故沒有當場訂正,是個敗筆。而且,其實不用投影儀也可以訂正的,教學智慧不夠。在這里用這個環節,就是想告訴大家,默寫還是需要有它的一席之地的。

  上完這節課,最大的體會就是我們一定要把初讀環節做好。不是為了推卸責任,確實如此。如果我把初讀環節做好了,就不會存在時間不夠的情況,如果我們每一個學段都把該學段的事情做好,就用不著以后再去補課。

  最后,總結這節課,就是學生情緒不高,教者智慧不夠。呵呵。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反思4

  在教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課時,我在揭示課題后,讓學生說說課題為什么要加引號,并引導他們抓住“必須”和感嘆號體會其中不容置疑、沒有商量的語氣,然后圍繞課題提問: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結果怎樣?這樣一來,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急于讀下文。

  在初讀課文時,我就讓學生帶這3個問題去閱讀課文,要求讀時做到:讀準音、讀通句,遇到問題和不理解的詞句,要聯系上下文和生活體驗去想想或打問號,然后再指名分節讀課文,并集體正音,了解課文大意。

  在精讀感悟課文內容時,我讓學生帶問“湯姆是是怎樣釣這條魚的?”去讀相關的課文,并抓住動詞“套”、“甩”、“拋”、“劃破”、等詞來想象釣魚的美好。在體會釣魚結果時,引導抓住“變成”、“小心翼翼”、“拖”等詞體會魚之大、人之喜,為后面被迫放掉魚之不情愿作伏筆。接下來學習5~12自然段,也是讓學生用抓重點詞的方法去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

  這一晚上發生的事情對湯姆有什么影響?齊讀最后一自然段。理解“一直銘刻”、“一直回響”讓學生用聯系前文的方法并弄清“一直回響”在湯姆耳邊的是什么,爸爸說此話時的語氣怎樣,理解“斬釘截鐵”。那晚的情景和爸爸此話為何會讓湯姆這么難忘?讓學生明白: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

  學完此文后,我還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文中“不管……都……”這句話的理解。

  我覺得這堂課采用由點及面的教法,按去釣魚→釣到魚→放掉魚→永難記的思路,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最終讓學生讀書識理、學文化以指導生活。我在本課教學中充分貫徹了課標精神,如標題的推敲、釣魚情景的體察、人物思想感情的體驗、反顧全篇的歸納等,均啟發了學生自主探究,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深化了他們的理解。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反思5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進述的是湯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釣到的大鱸魚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學生時時處處都要嚴格自律。

  教學本課,我運用“三步導學“教學模式,讓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讓自身的情感不斷貼近文本,不斷貼近文中人物,通過讓學生在感悟語言,理解內容的過程中,滲透自己的情感體驗,與作者,與文中主人公進行真誠對話,讓學生對生活,對周圍的事物有自己的認識和思考。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會做人。

  我重點上的是課文的二、三兩個部分,研究湯姆是怎樣釣魚和怎樣放魚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語言感悟和內容的理解,體會湯姆從不愿放到放到牢記爸爸的話語這一心理情態變化的過程。

  基于上面的思考,我做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1、抓住文中描寫湯姆的四處心情變化的關鍵詞句入情入境的讀課文,并通過不同形式的重復朗讀爸爸的那句話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2、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又創設了師生、生生分角色朗讀父子對話,加深對“必須”、“斬釘截鐵”、“不管有沒有人看見,都應該遵守規定”等重點詞句的情感體驗。

  3、在學生對課文充分理解產生共鳴的基礎上又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例如:聯系遵守交通規則來談;聯系愛護花草來說;聯系校園生活中保潔來談等等。)加上教師適機引領、點撥,使學生對學會做人有正確的認識和感悟。

  另外,教學中,我以文本內容為憑借,以人性,人情為對話平臺,自主研讀為路徑,讓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抒發,自主地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在學習課文的5—12自然段時,我抓住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為兩條主線,一條是爸爸,一條是湯姆。爸爸讓孩子放掉魚,因為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即使沒有人看見,也應該遵守規定。湯姆開始不理解,希望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留下鱸魚,最后還是不情愿地放掉了鱸魚,讓學生在研讀過程中,或體會湯姆當時釣起這條從未見過的大鱸魚時的驚喜萬分,或體會湯姆想說服爸爸讓他把這條罕見的大鱸魚帶回去的僥幸心理,或體會聽到爸爸嚴格的教誨后,不得不放魚時的惋惜。在此過程中對學生引領與鼓勵,使孩子們進一步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與碰撞,對文本內容有自己的獨特體驗和深刻的感悟。孩子們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在我精心設計的“臺階”上,各自在不同程度上體驗了成功的樂趣,收到了真正的益處。學生在思維上得到了訓練,情感價值觀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本課中也存在許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例如:任務的設置應再細化,定成三個任務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教學中學生的個別朗讀較多,忽略了集體的齊讀,導致不能很好的面向全體。今后的教學,應在如何劃分任務上多下功夫。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學反思(精選5篇)】相關文章: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12-23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12-16

我把你追尋作文03-09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2篇12-16

你把我弄丟了散文02-27

我把幸福告訴你小學作文02-26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精選03-16

五年級下《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教學反思12-16

《看花燈》教學反思【精選】03-25

大班語言聽說游戲《我說你畫》教學反思09-2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熟女久久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一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熟女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