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組成教學反思

時間:2023-07-17 02:18:35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水的組成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1

  本節課總體看,基本上達到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預期三維目標,完成了本課的重點內容的教學任務,充分的利用了資源,發掘了教材,更好的使用了教材,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促進了學生的發展,活躍了課堂,教師真正做到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等作用。注意采用體驗性學習與探究學習的方式;教材內容在呈現方式上注意教學情境的創設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圖文并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的幾個亮點:

  1、教師能夠根據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充分的做到一個組織者的作用,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下,學到化學知識。真正的做到重視個體向重合作學習,從而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2、教師對電解水試驗的改進。以往我們做的實驗完成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是教師演示的,學生的感受不夠深,對化學的學習不能更好的體驗。現在,學生能夠自己動手,從探究的活動中學到化學知識,這樣的學習是終身難忘的。

  3、教師能夠注意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物質、身邊的現象入手,尋找新的視角和切入點,引導學生感受身邊的化學物質,增強了學習興趣,發現問題展開探究從而獲得知識和經驗,加深對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

  本節課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

  1、就是在時間上沒有把握的'太好,時間分配上還有待改動。

  2、學生在化學學習上已經積累了一些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對水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已經學習的一些基本化學知識和氧氣的性質的一些內容,從而從氧氣的學習進一步深入的學習水的知識。但是很多同學不知道元素的概念,對物質組成的知識的缺乏,并且對探究物質組成的實驗方法還不了解,有待改進。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2

  這節教材的內容主要是介紹水的化學組成。化學組成從宏觀到微觀,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是很難進行教學工作。這些知識儲備包括對電解實驗產生的氫氣和氧氣性質的了解和檢驗方法;氫氣氧氣的物質組成,氫氣氧氣的微觀構成,等等,這些都是學習水的物質組成和微觀構成的前提。

  水電解實驗在這節課的地位是什么?這是我首先要思考的。其實就是通過了解電解后的產物,來推斷水的組成。這個思路建立起來,整堂課就會豁然開朗,不會是為了實驗而實驗,不是為了看一下實驗現象而實驗,而是應該把這個實驗當做一個載體,起到引導思維的作用,去發現現象背后的實質。也應該是這種探究性科學課堂的主線。沿著這條主線,體現科學探究的思想,學習科學思維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從而對科學家探究物質組成的過程有初步的接觸。這種科學方法,也是科學實驗課需要體現的,就是引導學生揭示實驗背后的實質。

  科學探究的過程和問題的解決,就要求學生能來主動參與。怎樣能讓學生樂于參與課堂,融入課堂,一起包含興趣的參與解決問題呢?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在別人的啟發和實踐中,我發現一個關鍵點,就是要讓這個問題來源于學生。問題從學生中來,讓學生對這個問題有歸屬感,到學生中去的時候學生就會更加樂意去參與,能真正融入角色,像一名真正的科學家那樣來充滿好奇心和興奮感,去解決問題。于是,我在自己提出的:你發現電極出現了什么現象,液面出現了什么變化,哪一極產生的氣體多等這些簡單的觀察性問題后,對學生說,牛頓看到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相信我們在坐的每個同學也有當科學家的潛質,只要你能學會發現,思考。希望今天是一個開始。水電解的實驗演示到此,對你所看到的現象,有什么想知道的嗎?然后讓課代表記錄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邀請同學們一起來研究。這個時候學生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為什么陰極的氣體比較多?被壓下的水哪里去了?為什么氣體能把液體往下壓?這兩種到底是什么氣體?在問題的.指引下,老師做一些指導演示和必要的知識鋪墊,來解決問題。但是,主線和重點問題要由主導角色的老師把握好,以更好地來突破難點。而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都也正是這節課都需要解決的。按照一定的順序,問題的遞進關系。由是什么氣體?這個氣體怎么來的?為什么產生的是氫氣和氧氣?為什么氫氣的體積比氧氣大?按照這條線有序開展。

  對于學生理解困難的問題,用類比法來引導是個不錯的方法。比如用黑箱實驗的思路。出來的是什么,我們可以知道,進去的是什么。出來的是氫元素和氧元素,那么進去的水肯定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通過模型的演示,認識水電解的微觀過程,是水分子分裂成氫氧原子,然后氫氧原子的重新組合得到的。得到氫分子和氧分子分別由最小的微粒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所以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從宏觀到微觀來揭示水的組成和化學變化的實質。

  對于整堂課的思路設計,我覺得還是比較連貫的。用學生的問題來串聯也體現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并且學生也樂于參與,課堂氣氛活躍。只是有些語言的連貫性和科學性方面,語言的豐富性和師生的評價的方式等方面需要下更多的功夫。并且從水的宏觀組成到微觀組成過渡得不是很自然。還要再仔細思考和研究。感謝各位老師提出的寶貴意見!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09-17

《水的組成》的教學反思08-15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8篇08-21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9篇)09-14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精選10篇)10-31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9篇09-14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9篇)11-20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9篇09-14

課文《水的組成》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0篇)02-21

水的組成教學反思集合9篇11-2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 在线网站黄不卡 |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中国v在线 | 在线观看片免费观看不卡 | 香蕉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