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小數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循環小數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1
循環小數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而且要想通過計算得出結果是循環小數也比較麻煩,因為計算量很大,在執教本節課時,先給孩子們出三道循環小數的計算題,讓孩子們初次體驗一下什么是循環小數。
第一組和二組做的題比較簡單算到小數點后面一兩位就找到了規律,好幾分鐘了,孩子們抱怨老師算不出來了,我都算一篇了,余數總是一個數,商也總是一個數,而第三道題的同學算到小數點后面第三位了也沒出現重復的數字,而且沒有任何規律,孩子們開始沒耐心了,不想往下算了,但我還是逼著他們往下算后來發現了規律,通過三組的計算,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算不盡,出現余數總是重復出現導致商也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孩子們通過切身體會知道了什么是循環小數,在學習循環節了和寫作時我讓孩子們自學,但理解上還是不是很透徹,然后在點播一下,簡寫時只要在循環節的首位數字和末尾數字頭上點上點就行。
看來今后課堂要鍛煉孩子們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不要總是依賴老師講任何東西,這樣他會變得懶惰,不愛動腦筋了,能自己學的自己探究,而老師只是引導方向,設置環節,讓學生自己突破每個重難點,這樣才能真正的鍛煉孩子。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2
隨著上課的鈴聲響起,我和往常一樣揣著教學“必備品”,登上講臺,看到臺下那么多雙求知的眼神,頗感自豪。今天這節課上的是《循環小數的意義》,我按照課前的預設施教:1、拍節奏,悟規律;2、找規律,猜圖形。“這些圖形是有規律的,下面的除法豎式呢?”我話鋒一轉,“請動手計算1÷3=,58.6÷11=這兩道豎式題。”隨后,我把同學求的商“0.33……、5.32727……”工工整整地寫在黑板上。“第1題的商從小數第幾位開始循環的?第2題的商呢?”……一切都按原先規劃的那樣推進,我感到滿意。
“老師,我們學循環小數有什么用啊?”劉谷玄同學突然站起來問,班上嘩然了。孩子們都來勁了,紛紛舉起小手:
生1:我也覺得學習像循環小數這樣的知識,沒多大用處;
生2:我認為,剛才的豎式計算完全可以用計算器,免得浪費那么多的時間;
生3:我不同意,如果學習確實需要,該花時間還是得花的;
生4:用計算器多好!何必花這么多時間去算;
生5:可我們有時沒帶啊!……
出人意料之外的問題,打亂原本正常的教學步驟。我剛想發火,但馬上鎮靜下來,豎起大拇指對著同學說:“大家的發言太精彩了,真是好樣的!”隨即,我調整了教學設計:把原先要在課堂上做的豎式題放到課外,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器完成;把課后的作業“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現象也是依次不斷重復地出現?”移到課堂。“生活中有哪些現象是依次不斷重復地出現呢?”孩子們又投入對自然現象和生活實際的探索——
生1:春夏秋冬;
生2:日落日出;
生3:周一至周日;
生4:地球繞著太陽轉,月球繞著地球轉;
生5:人都是從出生到死亡;
生6:這不是依次不斷重復地出現,因為人死了不能再復生;
生7:人死了雖然不能復生,可他還有兒子、孫子……
確實,從人的個體來講,它不是依次不斷重復地出現,但如果從人的生命繁衍的整體來講,人從出生到死亡也是依次不斷重復地出現。孩子們討論得太好了!這真是智慧的火花,生命的精彩!
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教室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此時,我真切體會到什么是“震撼”,真切體會到“教學相長”的實際意義,也更深切地體悟新課程“師生共同發展”的內涵。這一節課,與其說是我教給學生新知,不如說是孩子們大膽地質疑教材,敢于提出“這個階段學習循環小數沒多大用處”震撼了我,教育了我,從而促使我深深地反思:作為教師,我本應該明了傳統教材存在著忽略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數學知識的弊端,本應該對教材很好地進行研究、取舍、改進,然而……
下課了,當我再次聽到孩子們“謝謝老師”這稚氣的聲音時,以往的習以為常變得有點窘迫,但之后,我心里涌動著一種壓力,一種鞭策,重新開始“為師”的遠征……此時,我由衷地佩服他們——這群讓生命更精彩的孩子們!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3
1.教學時,我從學生功能的思維特點出發,設計復習舊知得出循環小數,再從循環小數的概念——判斷——循環節——寫法——分類,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逐步加深對循環小數的認識,并注意讓學生在應用“新知”的過程中,加深對“新知”的理解。
2.以往的教學程序上主張“先教后學”,這種教學方法容易造成學生被動地學,不利于學生自覺能動性的發展。我的教學設計能讓學生在復習舊知的過程中發現新知,弄清知識的前后聯系,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和自學的能力,養成自己解決新問題的好習慣,變“先教后學”為“先學后教”。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課堂上在小組里面交流、探討,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表述和反省,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去聆聽別人的意見并做出適當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真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
3.練習的設計,我是花了較多的心思。這些練習是有很強的針對性的。一是能針對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做進一步思考,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循環小數的認識;二是注意了結合數學內容訓練學生運用概念進行判斷、推理,而不是滿足于學生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這樣就能培養學生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和“有條有理有根有據地回答問題或敘述理由的能力,進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4
循環小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在新課的導入時,我用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巧妙的引入課題。“老和尚和小老和尚”的故事是學生非常熟悉的,這個故事具有“同一個內容在不斷地重復”、“永遠也講不完”的特點,讓學生感知循環現象。在探究循環小數特征時,讓學生通過實際計算充分感知數學中的循環現象。我反思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
新課導入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是一節課中最關鍵的環節,上課一開始,我先根據一個故事,讓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說出“依次不斷重復”,再讓學生通過看圖形找規律,加深感知。在教學中,我合理地創設和運用了情境,有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循環小數的特征。
重視對學生探索過程的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索,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本節課通過讓學生算一算、想一想、觀察、比較、總結出循環小數的特征。在學習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動腦、動眼、動口研究問題,獲取新知。再通過讓學生自學課本,了解循環節和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以及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區別,讓學生自己發現新知,培養學生的閱讀數學書的習慣和自學的能力。
三.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索,牢固掌握新知
本節課是個概念課,學習了不少的新知識,如:循環小數、有限小數、無限小數、循環小數簡寫法及讀法等,由于準備充分,學生對知識掌握牢固。而現在評價一節課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上是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是否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是否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的奧秘。在上述案例中,學生在思考、爭論中發現新知,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應該成為參與數學活動的一分子。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討論與思考,自己得出結論。以上幾點在本節課中體現得較好,獲得了成功。
四、不足之處:
本節課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觀察的材料較少,針對循環小數的重點“依次不斷重復”這幾個關鍵詞語可以再出幾道練習題,使學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環小數的特點。在授課的過程中雖有學生主體性的學習但是還有教師的主導性體現。在練習的設計中對于循環小數的簡寫形式可以增加混循環小數的形式,同時也可以增加循環小數與無限不循環小數的區分使學生更清晰的理解循環小數。其次由于循環小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讀一讀循環小數的讀法。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5
帶這群孩子已經兩個月了,基礎有的好有的弱,循環小數這節課對于他們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一課,也是比較有意思的一課。
到教學循環小數的時候,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小數、分數(初步認識)的知識,但還沒有對數的概念進行過整理和歸類,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對小數的知識體系有個初步的了解,不僅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而且這樣的.教學,更可以提綱挈領,把握住“循環小數”的地位和本質——屬于無限小數的一種,是一種特殊的小數。在進行準確的定位后,后續的知識學習就順理成章:因為特殊,所以有必要學習“用簡便方法書寫”和“循環節”;因為是小數,所以也可以根據需要取近似值和進行大小比較。而且,還可以進行課堂的延伸:循環小數能不能進行四則計算?能不能轉化為相應的分數?為學生的課余探索指明了方向,打開了通往知識的大門。
孩子們在寫循環小數的時候容易找錯循環節,這是需要多加練習的。我也應該多設置練習的環節,讓孩子們更好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6
循環小數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法的計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概念較多,又比較抽象,是教學的一個難點。
本堂課,我采用自主課堂的模式,一步一步展開教學內容。用同學們所熟知的“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引入,讓學生發現其中的奧秘,然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還有自然界中有沒有類似的現象存在,從而導入本堂課的課題循環小數。導入后,首先讓學生了解這堂課的學習目標,然后設計了學習指導一二三,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并對每一步的學習進行檢驗,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與講解。整個流程還比較順暢,相比較以前而言,有很大的進步,知道自己每一步在干什么。
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1、教學容量過大,沒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教學內容,使得教學內容沒有完成。
2、由于趕時間,對教學重難點沒有突出,在讓學生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循環節、循環小數的簡便寫法時,過快,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去理解,而是在學生閱讀完一遍之后直接提問、解答、做題,使得學生思維混亂,搞不清那是循環小數,小數部分哪些是循環節,還有怎樣簡便寫循環小數。這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對于新概念的認識與理解一定要讓學生吃透搞懂。
3、制作課件時沒有對每個題目進行推敲,如小數0.6776?,再讓學生判斷是不是循環小數時,很多學生都認為是,這里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是學生對省略號省略的部分搞不清,第二個是學生認為有省略號的就是循環小數,究根結底就是學生還是沒有搞清楚什么是循環小數,對定義理解不夠透徹。也同時說明了在設計課件時對于這種學生會出現模擬兩可認知混亂的題目沒有事先進行推敲,沒能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所以出現后又急著去解決,耗費了不少時間。
4、由于內容過大,加上學生前面的知識沒有掌握牢固,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速度比較慢,就出現了催促學生的現象,使得部分學生比較慌。
5、這堂課也反映出了,平時在給學生上課時沒能嚴格要求學生,導致很多學生生養成了懶惰思想,做題時玩兒,不做,或者是做得過程中非常的摸,不認真,不用心,這在以后一定要嚴厲起來。
從教第四年了,雖然學到了很多知識,但問題還是不少,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多學習,要用善于發現的眼光發現每個教師的閃光點,積極汲取過來,為自己所用,希望快快成長。
【循環小數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相關文章:
寒號鳥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12-20
《挑山工》教學反思范文(通用7篇)12-25
《aieiui》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2-25
《中東》教學反思范文(通用8篇)12-23
《跳繩》教學反思范文(通用7篇)12-23
寒號鳥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12-21
籃球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12-27
《風箏》教學反思范文(通用6篇)05-26
《風箏》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5-26
祁黃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