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得體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言表達得體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言表達得體教學反思1
作文教學應強調落實到實處,讓學生通過具體可操作的寫作訓練逐漸達到教學目的。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中,我的設計意圖主要集中在通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加強認識,并在認知基礎上進行相應的習作練習,加強對教學目標:做到作文“語言要連貫”中的具體兩個要求。
在實踐教學中,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和學習狀態,我在教學設計部分進行了以下調整和反思:
一、練習內容應與授課知識點一一對應,做到有的放矢,同一時間對學生的指向要求不宜過多。在原教學設計中,要求學生認識“前后話題要一致”與“語句順序要合理”兩個知識點后,在“寫作實踐一”的練習中,同時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修改。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具體要求不太清晰,修改過程進度緩慢,效果不明顯。在此基礎上,在第二個班級上課時,調整教學策略,同一個練習訓練分項進行,在講授完“前后話題要一致”知識點后先以此為目標對材料進行修改,隨后第二知識點講授完畢后再以對應要求進行二次修改。將練習分為兩次進行,使得目標更明確,指向性更強,學生也能夠即時對相應知識點進行認知鞏固。
二、學生的堂上練習時間比重應加大,練習成果有相應標準范文進行橫向對比,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寫作訓練還是應該讓學生多練,并且練習后能夠及時獲得相應的反饋,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如何實現寫作目的。對于“果園”為話題,圍繞三種語句順序的文段,在首個班級授課中,我僅僅將其作為三種語句順序的范例,進行展示。隨后直接讓學生進行練習,為完成一篇完整的習作做鋪墊。這個過程,在正式開始堂上習作時,學生雖對例文有印象,但具體落實到紙筆寫出來,卻還是不能理解如何具體體現相應的順序類型。
基于此教學設計效果微弱,我在第二個班級調整教學策略如下:對學生詳細解釋三種語句順序的區分,隨后分組分別以“果園”為話題,讓學生進行文段訓練,再展示范文,讓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和范文進行對比、展示,讓學生通過練筆,感受具體語句類型。在此基礎上,后面正式的文段創作中,學生能夠快速上手,對知識點的掌握從理解到鞏固,能夠更好落實目標。
語言表達得體教學反思2
第二課時的教學,在鞏固前面知識要點的基礎上,強調段落的分布以及段落、句子間的銜接,主要時間安排在于學生對習作的修改和展示上。這節課的總體教學設計較為合理,能夠完成對應教學知識點,綜合整節課程的教學表現,我的思考和反思如下:
一、時間掌控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課堂側重點,對學生練習、討論的時間應該有較好的把控力。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習作練習的完成速度比我原來設想的要快,但是展示時間卻超出了規定的時間。對此情況,我沒有進行及時的調整,使得最后課程結束較為倉促,未能夠在有效時間內對授課內容進行小結。
二、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成果展示環節,具體指示要明確精準。為落實“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此次課堂強調學生自行修改習作,并展示成果。雖展示成果前,已提示學生從“主題、語句、段落、銜接”四個部分進行分析,但是學生尚未能在展示時很好落實。基于此基礎,我的教學策略修改如下:
在另一個班級教學中,我板書明確“主題部分”,思考習作前后部分話題是否統一,是否有明確的中心句;在“語句部分”,要分析展示習作具體運用了怎樣的順序,具體體現在哪里?;“段落部分”,整片習作結構是否明確,段落是否合理?最后,在就“銜接”部分,分析展示習作所體現出來的關聯詞、提示語與銜接語。在說明具體展示操作后,我再議一片習作作為展示范例,就以上內容逐一示范分析,繼而讓學生明確展示時應該具體如何操作。
教學策略的調整,使得學生對分析習作有整體的結構認知,知道如何進行展示,減少了猶豫的時間,加快了進度,并且實現了展示效益的最大化。
【語言表達得體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語言表達得體教學反思12-23
祁黃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3-08
《賣炭翁》教學反思范文12-23
《散步》教學反思范文12-16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范文12-16
《刺猬》教學反思范文12-25
真菌教學反思范文12-25
zhchshr教學反思范文12-26
觀潮教學反思范文10-22
《鄉愁》教學反思范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