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課后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英語課后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英語課后的教學反思1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聲語言是教師從事教學,培養學生們語感的主要手段。但是往往外來語的陌生的語音,特殊的語法,會使小學生感到與母語巨大的差異,從而在內心產生排斥。
因此導致在記憶和理解上的多種學習困難。如果這種困難一點點的堆積到一起,就會挫傷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其實,在教學中采用形體語言教學就能解決這些困難了。
例如:在學習英文26個字母時,我就采用了形體語言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教師們會有同感,在學習英文字母時課堂會很沉悶,學生的積極性差,所以我吸取了這些經驗教訓。
再進行這個課題時,充分調動活躍的課堂氣氛,使整堂課處于興奮狀態,我教學生們用手勢拼出字母的形狀,加深他們對字母的認讀。在課堂活動中,啟發學生動腦筋,動手腳用自己的肢體拼出26個英文字母的形狀,學生們各動其腦發揮其能,很快就能掌握。
再讓他們加上特定的表情,這樣學起來既快、又有興趣。再者,我根據每個字母的形狀,編了一個順口溜。這種方法符合孩子學習的興趣所在,又容易記憶。
例如:學習字母ABCDE等時,我就讓孩子唱出兒歌:“尖角A,雙圓B,半圓C,饅頭D,倒山E”。通過幾遍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就連平時不愛張嘴的個別學生也積極去和別的同學練習,充分調動了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英語課后的教學反思2
擔任英語學科的老師都曾發生這樣的感慨:鄉下的中學學生和城里的中學學生兩個樣。其中有很多因素,但是環境是一個重要方面。一學期將近過去了,我發現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氣氛不是很濃,而且學習自覺性很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過的單詞,老師要求背出,學生總是借口其他作業太多,沒時間背,往后一拖再拖,即便能背出來,也是臨時死記搶記出來的。等到其他需要的時候又忘了。
二、上過的新課,相應的配套練習,不自覺去獨立完成,總希望老師和他們一起來做。
三、死記硬背的東西多,聯系的'東西少,因此表面上看感覺還可以,但真正一考起來,問題出來很多,而且差距很大。每次考完試下來,問題也出來了,尖子生還可以,但落后面的學生太差。
針對以上情況,要改變這種局面,我覺的要做的事很多。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多預習,課堂45分鐘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講,把老師講的內容真正聽懂。不是似懂非懂。課后認真完成配套練習,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師或成績好的學生請教。其次,學生學習要主次分明,主要學科課后時間分配相應的因當多一些,特別是對英語學科,因為他畢竟不是國文。基礎不打好,以后想提高也難。第三,要靈活掌握學過的知識點,學習要講究方法,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把所學的知識串聯起來,不容易忘記。
總之,要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貴在堅持,是要*平時慢慢積累起來的。
小學英語課后的教學反思3
我想英語課堂教學應更加需要情趣、體驗、多維和互動,由教師的講授型向學生的探究型學習轉變。同時教師要會欣賞學生,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學會知識,并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由于在課堂上我創設了情景,因此學生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有七八個小組的學生都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我根據各小組表演的情況分別給予表揚“Well done”“Very good”等等,讓參與的學生都有了一種成功感和被認可的感覺。等句型讓他們分組練習。然后自己扮演外賓詢問引出用語:Is this…?Who’s he/she?。學生學習并分組練習,表演。當然,此時,我要求其余學生認真聽,聽這一組學生的對話中是否有誤。
如此學生在課堂表演中正確掌握了有關“人”問答用語。3B。Unit3。這一課時中,我讓學生準備了家庭成員的圖片,并把全班學生分為9兩人小組。每組一個學生扮演一個外賓。之后我適時提問:如果缺席的這位學生是英國人,聽不懂中文,那么怎么用英語來介紹自己的家人?
我隨即教學了以用語:許多英語老師或許都有此感嘆: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似乎總有那么一段距離,好像很難做到“言行一致”!其實在不少英語課時上,只要教師用一些心思,想一些點子,找到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相似的切入口,完全可以體現任務型教學的真實性,實用性和功能性。
小學英語課后的教學反思4
今天的英語課上,我首先進行對話表演。學生紛紛舉手,我發現趙曉晴正怯怯地舉著手,靜靜地等著老師點名。我知道,她可是同學們眼里學習成績從后頭數的“學困生”啊!難得她今天能有信心舉手,就給她一個表現的機會。她不慌不忙地站起來,有點不安的環顧了一下四周,又望了望我,然后開始背誦對話,“Good!Good!”我滿意地稱贊了幾句,示意她坐下。我想隨機檢測一下其他學生是否有收獲,課代表首先站起來發言:“老師,她讀錯了一個單詞。”緊接著有幾位同學小聲嘀咕:“她的聲音太小了。”“她說得不流利。”但是我覺得她今天的表現的確不錯,沉思片刻,我說:“同學們愿意聽老師的評論嗎?”“愿意。”“聽聽老師的意見跟你們是否一致。”學生們靜靜地開始聽。
“趙曉晴的確背錯了一個單詞,不過她今天的表現是老師開學以來所見到的最好一次。”
同學們有的驚訝了,有的很為她憤憤不平,有的附和老師的意見。趙曉晴也睜大了眼睛看著我,懷疑老師是不是搞錯了。
反思這一節課,我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教師應為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努力做到:
1、教學評價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盡量淡化甄別與選拔;
2、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逐步消除思維定式的影響,優者著眼于優者,劣者著眼于劣者,積極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
3、關注個體差異,注重分類指導,注重因材施教。
4、教育學生學會尊重人、關心人。
【小學英語課后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課后教學反思12-28
小學英語語音課后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8
英語教師課堂課后的教學反思范文12-28
英語閱讀理解課課后的教學反思范文12-28
《鄉愁》課后教學反思11-14
《背影》課后教學反思10-30
小學英語的教學反思12-31
小學英語的教學反思12-31
小學語文課后教學反思(15篇)12-28
《壺口瀑布》課后的教學反思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