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1
本堂課較好地落實了語文教學理論。采用了對話閱讀,師生互動。采用的方式體現了尊重學生個性,如:“你最難忘的是哪個細節?”“你體會最深的細節?”“請你推薦一位同學來朗讀”“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討論。”“他的回答你滿意嗎?”因為把學生擺在第一位,如:“斯科特關心他的夫人,其精神使人佩服。”“是什么促使他去關心他的'夫人呢?”“愛情!”“那對祖國、民族又是什么情感呢?”“愛。忠誠。”本課我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我的歸納總結理性分析又是建立在學生的理解基礎上的。在設計上有較大開放性,提供給了學生自我學習的空間和機會,提供了平等協作的氛圍,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導方式做得較好。在討論“最后三人走向死亡”的段落,學生一連提出了六個問題,這是我始料不及的。有些問題我在備課時沒有預設到。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常常能迸發思想的火花,這種火花也正是我們所極力追求的。
不足:該課時所教內容較多,沒很好的對課文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探討,甚至有個別學生對課文還比較生疏,這也許是我的預習工作沒做好的緣故,學生自主質疑時抽生面有些窄,可能導致還有學生想提問而沒有機會,我也因此喪失了和更多學生交流的機會。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2
在教《偉大的悲劇》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有兩個精彩之處。其一,按時間順序了解故事情節,從而感知課文內容;其二,在悲壯之中感受偉大。正是這兩個精彩之處讓我突破了難點,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題,讓學生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與鼓舞。那么這兩個精彩是如何實現的呢?
一、了解故事情節,感知課文內容。
過去每一篇課文,在整體感知環節,總是先讓學生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再分段,復述內容。只要讓學生抓住“人物、事件”這兩個基本的內容,也就知道了課文所講的內容。可是這篇課文長達八九頁,學生如何能把握好課文的主要內容成了一個難點。我就打破了常規的做法,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劃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再找出地點、人物、事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來,這樣的問題并不難做,一二十分鐘的時間,學生就完成了這項任務,這樣學生就對故事情節有了清晰的了解。然后在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哪些內容祥寫,哪些內容略寫,經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就明確了課文重點介紹的內容。接著,我又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每部分的大意,經過前面的鋪墊,這已經不是什么難點了,學生很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最后我讓學生用兩三句話概括全文主要內容,學生經過小組討論、交流,就很快得出了結論,整個過程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二、在悲壯之中感受偉大。
我首先這樣問學生,了解了課文大意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大部分學生回答說:“悲傷,難過。”為什么而悲傷?我又繼續引導。我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這個問題,不僅讓學生知道有死亡之悲壯,作證之悲壯,還有失敗之悲壯與世人之悲傷。了解了這么多的“悲”之后,學生就明確了這真是個悲劇,那么作者為什么說這是個偉大的悲劇呢?學生一臉迷茫。我就啟發學生,閱讀這篇課文,除了感受到悲傷、悲壯之外,還有什么感受?有學生就說到了“感動”,我說“對”,我們一定被他們的某種精神感動了,那么這種精神就是他們的偉大之處。“好,下面就仔細閱讀課文,劃出讓你感動的地方,并做批注,從中感悟人物精神的偉大。”學生通過讀、通過交流,逐步理解了課文所表達的主題,從中感受到了人物的集體主義精神,舍己為人,為了所愛事業而不惜犧牲生命的高貴品質等等。
這樣的教學我覺得降低了難度,學生學起來不會感到太困難。所以,對于篇幅較長的課文,在整體感知環節要盡量給學生做一些鋪墊性的思考,在主題把握上,要以學生的閱讀感受為主,教師只做好引導性,點撥式的指導即可
【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偉大的悲劇》語文教學反思11-03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的教學反思(通用7篇)12-23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鄉愁》教學反思11-23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反思11-23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教學反思11-17
初中語文《偉大的悲劇》說課稿12-25
七年級下《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12-18
偉大的悲劇課件05-18